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马祥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7-06-01
籍贯:青海民和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贵南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燕麦饲草高产栽培技术
专业领域:
牧草栽培育种
服务县(市、区):
贵南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办公号码:
09718210200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00)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马祥 2024-11-01 16:08:08
    2024年10月3日,004号工作站的成员在贵南县塔秀乡塔秀村现场指导了燕麦青贮的制作流程及关键技术要点。此次指导的重点在于管理青贮原料的含水量,这是决定青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宜的含水量能够有效保障青贮饲料的质量,通常范围为65%~75%。 根据燕麦的具体情况,工作站成员建议将原料切碎至2-3 cm的长度;在水分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切碎长度应调整至3-5 cm,以确保青贮过程的顺利进行。这次指导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青贮技术,旨在提升燕麦饲料的保存质量,促进当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祥 2024-11-01 16:06:33
    2024年9月27日至10月2日,004号工作站成员对贵南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取样测产工作。此次测产涵盖了今年种植的燕麦与豆科牧草的引种适应性评价试验、燕麦与豆科牧草混播试验示范以及3个新品种展示田。 工作站成员对燕麦和豆科品种的乳熟期进行了测产,并详细观测了田间的生长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叶片数量等,此外还进行了光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有机肥的使用显著提升了燕麦的产量。在肥料调控燕麦生长发育试验中, T2J处理(青燕3号和青蚕13号间作,施用有机肥4500kg/hm²) 的鲜草产量最高,达到6783.1 kg/亩;而 T5D处理(青燕3号单作,未施肥)的鲜草产量最低,仅为3068.2 kg/亩。在50份资源的适应性评价中,资源51号表现突出,鲜草产量最高,达到6827.0 kg/亩;而资源482号的鲜草产量最低,为1662.8 kg/亩。经过筛选,资源51号被确认为高产潜力品种。在燕麦与豆科牧草混播试验示范中, T4处理的鲜草产量最高,达到3825.5 kg/亩;而T1处理的鲜草产量最低,为2521.5 kg/亩。在区试试验中,青燕3号 的鲜草产量最高,达到2700.1 kg/亩;而 149号 的鲜草产量最低,为2340.1 kg/亩。在3个燕麦新品种展示田中,中燕4号的鲜草产量最高,达到4174.9 kg/亩;而青海444号的鲜草产量最低,为1545.4 kg/亩。 通过此次试验,合作社在燕麦和豆科牧草的种植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未来选育高产优质品种和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户增收。通过这些试验,合作社积累了丰富的燕麦种植管理经验,未来将继续致力于选育高产优质品种,并推广高效的种植技术,以推动当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马祥 2024-11-01 16:05:22
    2024年8月30日贵南县科技特派团004号雪域诺央工作站成员关皓、贾志锋、马祥、琚泽亮等向贵南县塔秀村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赠送了一吨【饲草伴侣】精补料并进行了使用培训。 【饲草伴侣】精补料是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草学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针对牦牛育肥的精补料,除了含有玉米、豆粕等精料,还根据牦牛营养需求复配了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以配合燕麦鲜草混合制成全价发酵饲料,也可以与燕麦干草、青贮饲料等粗饲料配合制成TMR全价饲料。发放现场农牧民对【饲草伴侣】精补料非常感兴趣,并对如何高校使用进行了询问。关皓博士一一解答了农牧民的问题,向他们介绍了【饲草伴侣】精补料的成分,并对如何使用进行了详细讲解。希望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合作社饲草生产能力,提升牦牛、藏羊饲喂水平。

马祥 2024-11-01 16:04:35
    为深化培训会成果,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提升牧民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特组织本次田间观摩活动。通过实地查看、现场讲解与互动交流,旨在让工作站人员与牧民共同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推动畜牧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8月29日贵南县004号科技特派员贾志锋、马祥、琚泽亮、关浩、李文等老师及部分牧民组成的队伍,前往塔秀村试验地进行了田间观摩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查看燕麦品种的生长情况,现场讲解管理技术,旨在让参与者更直观地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效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在试验示范地,马祥老师详细介绍了试验田的布局、种植的燕麦品种及所采用的管理技术,并重点展示了不同燕麦品种在贵南县条件下的生长表现。牧民们通过最直接的感官体验,清晰地看到了各个品种在田间的实际差异,这种直观的对比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有说服力。看到品种之间的差异后,牧民们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提问,并热切地咨询如何获得优质种子。 贾志锋、琚泽亮、关浩和李文老师在现场也与牧民们展开了深入交流,利用专业知识对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牧民们探讨了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优化种植方案,以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雪域诺央团队的技术骨干也积极参与其中,与牧民们分享经验,解答疑惑,共同探讨了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方向。 整个观摩活动气氛热烈而融洽,不仅加深了特派员与牧民之间的联系,也为推动当地畜牧业向科技化方向迈进注入了新的动力。活动结束后,参与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并迫切希望能尽快引进适宜的燕麦品种进行种植。

马祥 2024-11-01 16:03:43
    2024年8月28日,贵南县科技特派团004号雪域诺央工作站成员贾志锋马祥、关皓、琚泽亮、李文等在贵南县塔秀村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功举办了农业技术培训会。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农牧民对燕麦青贮加工和高产栽培技术的认识与掌握。 西南民族大学关皓老师向农牧民详细讲解了燕麦青贮加工的关键技术要点,涵盖了收获期选择、含水量控制、切短长度确定、填料时间安排及菌剂添加等方面,帮助农牧民有效规避常见问题。关老师还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发酵TMR(全混合日粮)青贮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最大化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且整合了多种营养元素,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草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附加值。通过视频展示,农牧民们直观地了解了大型青贮窖从收获到加工的完整过程。青海大学的马祥副研究员随后进行了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专题讲解,特别针对贵南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推荐了几种适宜的优质燕麦品种。他详细介绍了影响燕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如合理的播种时间、适宜的密植度及科学的肥水管理。针对贵南县的具体环境条件,重点推荐了青海444、青燕2号和青燕3号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能够在贵南县的气候条件下实现高产稳产。这些品种的生长特点及最佳管理措施,帮助农牧民优化种植方案,实现燕麦种植效益的最大化。 培训会过程中,农牧民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工作站表示将持续关注并帮助合作社和农牧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计划将培训扩展到养殖领域,力求从种植、加工到养殖的全链条培训,进一步提升农牧户的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