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柱
2022-10-06 12:25:20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发展草业,种业先行。中国是草种使用大国,草种是发展草业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促进草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根本,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落实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在全国大局中“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着力构建以产业“四地”为主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探索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青大1号紫花苜蓿原原种核心种由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国柱教授(首席育种家)保存和繁育,基础原种由杨国柱教授组织生产,要保持青大1号紫花苜蓿品系的纯度和种性,建立苜蓿品种纯度的分级繁育体系十分必要。除了上述三级紫花苜蓿种子繁育体系外,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和四川、云南及海南相关南繁科研工作者合作共同开展紫花苜蓿等农作物的育种、制种相关工作。截止 2022 年 10月4日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在青海大学试验基地获得青大1号紫花苜蓿原原种600公斤,在贵德县中藏药种植基地获得青大1号紫花苜蓿原种3.89吨,在宁夏隆德、武威等其它核心基地获得青育1号红豆草500公斤、青创1号沙打旺300公斤、青选1号白三叶300公斤,青大四系(青大苜蓿系列、青育红豆草系列、青创沙打旺和青选三叶草系列)豆科牧草喜获丰收!
青海草地畜牧业要实现稳定、发展、进而迅速现代化,在牧区建立大规模现代化的优质豆科牧草基地,为家畜冷季贮备足够的豆科牧草是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青大四系为高寒地区提供可越冬的豆科品种,可以弥补禾草的缺点与不足。为青海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贡献我团队应尽的绵薄之力。
杨国柱
2022-10-06 12:18:57
在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壹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简称:本工作站)站长杨国柱教授的安排和线上指导下,全站同志克服了疫情在我省点状发散的不利局面,2022年9月30日,工作站驻同德县专家:万玛措高级兽医师、叶见相欠主任医师深入项目基地开展了对青大1号紫花苜蓿和青育1号红豆草现场取样实地观察测定等田间研究工作,同德县县农牧水利科技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测样研究工作,县局王青春主管副局长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并与更藏吉主任一道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和统筹协调等工作!同时,项目依托和实施单位——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合作社的娘怀加理事长和全体骨干社员全力参与和多方面配合了这项重要工作,此次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田间测样研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为明年项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和超额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测定得到了青大1号紫花苜蓿主根平均长度达到了40cm.,有侧根平均有15个,地上部分主枝高度平均可达60cm以上,根冠直径有2cm,主根茎粗0.8cm,有侧根平均5个,毛细根16——20个,着生根瘤2——6个;测得青育1号红豆草主枝高度平均70cm,侧枝3——8个主根平均长度35cm.直径0.4cm.侧根2——4个长平均长度11cm,测定这些数据和资料为研判青大1号紫花苜蓿、青育1号红豆草在同德县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明春顺利在自然条件严酷的三江源核心区越冬和来年的生长发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田间测样研究工作非常成功!全面完成了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目标和任务。
杨国柱
2022-08-13 10:26:34
2022 年 7 月 25 日—7 月 26 日,由国内著名的紫花苜蓿利用转化 权威、河南农业大学王成章和高永革教授为首的第二调研分队,带领 着国(省)内 9 名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先后在共和、湟两县(因年龄 和健康条件等因素,会议组为部分专家选择第二条同德—共和—湟源 —西宁考查线路)开展了实地调研考察“青大 1 号”紫花苜蓿的抗寒 和生长状态
杨国柱
2022-08-11 12:58:06
2022 年 7 月 26 日,扬州大学魏臻武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
生物研究所杜岩功研究员、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国
柱教授、青海大学段瑞君教授一行考察了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众磊公
司的青大 1 号紫花苜试验研究基地,对紫花苜蓿生长情况开展了实地
观测和研究,7 月中下旬以来,果洛地区进入了一年当中水热条件最
佳的时期,水热同步相得益彰,紫花苜蓿也进入了加速生长阶段,整
体上已经进入了孕蕾前期,平均株高达 70—100cm,日均生长高度达
到了 2—3cm,预计亩均鲜草产量可以达到 2000—3000kg,长势喜人
丰收在望!扬州大学魏臻武教授称赞道: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
中心团队,经几代人数十年的接力研究,取得的标志性成果—青大 1
号紫花苜蓿,在果洛州大武镇成功越冬!这是我们农牧和林草人期待
和探索了几代人的期许,也是我们高原农牧民盼望已久的福音!我向
青海大学和该中心团队的每一位新老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黄
河流域生态保护,又增添了新的生物材料;三江源中华水塔的守护和
黑土滩的治理又有了暂新的武器了!
杨国柱
2022-08-07 00:09:36
专家们对“青大 1 号”紫花苜蓿在高海拔地区种植表示充分肯定,
希望利用青大 1 号紫花苜蓿独具草种优势,对青藏高原核心区的生
态、生产、生活能够发挥融合、促进和提升作用。专家们观察到青大
1 号紫花苜蓿和青育 1 号红豆草与周边的原生草种类,都具有着良好
的共生关系,这个现象给我们一个独特的启发!在今后用“青大四系”
(紫花苜蓿、红豆草、沙打旺和三叶草)在改良天然草原中具有现实
应用作用和良好的推广前景!在今后大规模苜蓿产业化生态基地建设
过程中,专家们建议使用有机除草剂“苜蓿净”,该除草剂在杂草 3
叶左右使用最佳,除草用药 100 克兑水 30 斤一用喷雾器,茎叶喷雾,
施药后一星期不宜灌溉,杂草大概在 10-15 天左右会枯萎,苜蓿除草
剂具有选择性,对苜蓿基本上伤害不大,一定要把握好除草时机,搭
配烯草酮使用效果更好。今年项目区里,青大 1 号紫花苜蓿和青育 1
号红豆草都出苗整齐,苗期生长茁壮。现在普遍进入了分枝——伸长
期,平均株高达到了 30——40cm。地下根系中,主根长度达到了 20
——30cm。这为今秋正常的休眠和翌春安全越冬,开始初步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2022 年青海省科技厅下达给——海南州同德县壹号科
技特派员工作站的专项,已经在贵南现代草业公司和同德县花之海种
养殖合作社,超额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计划和任务!总面积已达到九
十亩!是合同书规定任务的两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