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明
2022-12-03 16:43:23
查看黄芪、当归生长
段晓明
2022-11-04 15:23:16
2022年6月21日,受同仁市2号工作站的邀请,青海省中医院中药材副主任药师赵国福、青海省正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守林副主任药师在工作站成员段晓明、马俊忠、吴雪花的陪同下,从西宁驱车来到了同仁市顺鑫和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对公司中藏药材全产业链进行考察与调研。
在特派员工作站其他人员的陪同下,专家们首先来到了药材种植基地,察看了中藏药材生长情况。据合作社负责人马吾开来介绍,合作社今年共种植药材近3000亩,大宗品种主要有大黄、黄芪、当归、芍药、藏木香、板蓝根等品种,今年可采挖各类鲜药材500多吨;接着又实地调研了药材加工厂,对药材的加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察看了生产加工出来的中藏药材质量。
专家们对公司的规模和对中藏药材的加工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发现了许多不足,针对中藏药材种植管理粗放,加工手段和工艺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最后杨守林表示,欢迎马总可以到正德公司的种植基地和加工厂进行参观,同时,也承诺两个公司可以建立合作模式和机制,正德公司今后可以指导顺鑫和公司进行加工药材并收购药材。
段晓明
2022-11-04 15:23:16
2022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的日子里,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主任药师王水潮、药师达洛嘉助理,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副教授祁鹤兴博士,在特派员工作站段晓明、马俊忠的陪同下,对黄南州中藏药材资源、生态种植和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与调研。
专家们首先来到尖扎县马克唐镇——尖扎县成来中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药材种植基地进行了考察,一到山上500亩的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赫然展现在专家眼前,十分壮观。据合作社负责人成来介绍,为了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合作社利用撂荒的林缘土地资源,在县农牧局支持下,进行了土地整治和复耕,利用青海省林草局的项目,在青海大学科技人员的帮扶下,引进优良种质资源,建立了中藏药材生态种植基地,截止目前,种植蒙古黄芪300亩、唐古特大黄100亩、党参50亩、甘草50亩、藏木香50亩。
王水潮认为,“草木有本心,生态出良药”。为了提高药材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团队提出了生态种植理论,提出了“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的中药生态农业宣言。这个理论将是中国今后中药材种植的纲领。青海省有大量的荒坡地,也有林下资源,中药生态农业不占用田地、投入小、对环境无破坏、综合收益高的优势会逐渐展现出来,中药生态农业在得到高品质中药材的同时,也保护了“绿水青山”,再加上青海省出台的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如果青海大力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对提高我省中藏药材品质和质量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符合青海生态立省战略。
段晓明
2022-11-04 15:23:16
2022年7月2日,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主任药师王水潮、药师达洛嘉助理,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副教授祁鹤兴博士,在特派员工作站段晓明及其他人员的陪同下对同仁市药材资源及中藏药材产业进行了调研。
在扎毛乡扎毛村黄南金域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资源圃里,达洛嘉眼前一亮,在院里居然生长着名贵中藏药材——手掌参,它是兰科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据合作社负责人夏吾尖措介绍,这些手参是几年前他从麦秀林场发现的,为了保护这些资源,他采挖后种植到自己的院落里。除此以外,他还收集种植了甘松、桃二七、云木香、藏木香、川赤芍、贝母、大黄、羌活、宽叶羌活等种质资源,按仿野生的方法种植了100亩大黄。同时他也是一位藏医,在他的库房里存放着大量收购的藏药,在加工中藏药材的同时,还生产藏香。
在牙浪乡牙浪村、加吾乡加吾岗村、曲库乎乡古德村,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种植的芍药、大黄、板蓝根、黄芪、当归、藏木香等中药材,据同仁市顺鑫和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马吾开业介绍,他们种植的药材是按特派员工作站专家提供的技术,进行生态种植的,柴胡是与小麦套种的,川赤芍与大豆套种,而且从今年开始,公司从源头做起,开展了许多中藏药材的种苗繁育,如大黄、川赤芍、桃二七、高乌头、羌活、黄芪、党参等,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种苗质量,接着专家们对公司的加工厂进行了调研和考察。专家们认为,公司的中藏药材种植具有一定的规模,产业链条完整,充分体现了青海省绿色有机农高质量发展理念,但在药材初加工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可以到甘肃会川、岷县或西宁等地参观学习,或引进技术人员来培训加工技术,争取加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段晓明
2022-11-04 15:23:16
在顺鑫和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的努力和黄南州同仁市02号工作站全体人员共同的帮扶下,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公司克服4-5月的疫情影响,圆满完成了种植任务。为此工作站2022年7月11日走遍了基地的每个场所,实地调查了每处药材生长情况,并于2022年7月12日在顺鑫和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药材加工厂召开了前阶段工作总结会。会上,公司经理马吾开来汇报了今年药药材总的种植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马总的汇报和实地调查情况,站长段晓明教授认为工作站完成了阶段任务和目标,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按照生态种植规范实现了化肥农药零使用
指导今年黄芪、当归种植,每亩增施商品有机肥400-500斤,没有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2、采用药材与农作物套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
采用小麦、油菜与柴胡套种,川赤芍与蚕豆种植技术,解决了耕地非粮化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开展林下种植
利用林地资源开展了桃二七、羌活、高乌头、党参育苗种植试验与示范。
4、推广黄芪起垄育苗新技术
黄芪育苗普遍存在根不长的问题,为了增加根的长度,我们开展了黄芪起垄育苗试验与示范。
5、通过药材种植带动了乡村旅游
种植的芍药在6-7月芍药花盛开时节,吸引西宁及周边地区参观旅游人数过万人,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
6、开展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
采用田间地头培训方式对农牧民进行了黄芪机械化种植田间指导,同时在线上指导大黄、黄芪等育苗。培训农牧民32人次。
对团队也进行了技术培训,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训人员8人。
7、种植面积
2022年种植面积850亩,其中牙浪村中藏药材育苗50亩,分别是藏木香6亩,芍药5亩,唐古特大黄10亩,蒙古黄芪20亩,党参5亩,桃二七1亩、羌活2亩,高乌头1亩;分别在同仁市加吾乡、曲库乎乡、牙浪乡等种植800亩,其中,川赤芍9亩、桃二七1亩,当归200亩,黄芪790亩。
去年及以前种植2200亩,分别是大黄100亩、藏木香100亩、芍药600亩、板蓝根400亩,柴胡1000亩。
累计种植面积为30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