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彭巍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2-01-01
籍贯:河南驻马店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曲麻莱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1、玉树牦牛品种选育与种质性能提升技术示范; 2、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影响牦牛优异性状的关键基因及其功能解析 利用本团队开发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软件GAPIT进行GWAS分析,采用FarmCPU和Blink等方法,筛选获得影响牦牛优异性状的重要位点;然后利用连锁不平衡信息方法对重要位点周边有效的功能基因进行筛选,作为影响牦牛优异性状的候选基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对牦牛经济性状的影响机制,构建其调控网络,阐明环湖牦牛和玉树牦牛特异优势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 3、开展种牦牛早期选择及示范推广 结合本研究获得的优异性状关键基因,利用本团队前期开发的gBLUP、cBLUP以及sBLUP三种方法对牦牛进行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对后备种公牦牛进行育种值预测,进行早期选择及推广应用。
专业领域: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
服务县(市、区):
曲麻莱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办公号码:
09715138230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12)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彭巍 2022-09-21 16:05:46
     9月21日,为进一步做好玉树牦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工作,曲麻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曲麻莱县农牧服务中心对玉树黄河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的培育牦牛开展了生产性能测定、体型外貌评种牛档案的建立等工作。

彭巍 2022-09-21 10:47:25
     为进一步做好玉树牦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工作,转变传统的繁殖模式,建立玉树牦牛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提高繁殖性能和制种能力,2022年8月5日-14日,由曲麻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彭巍、徐尚荣、付长其、黄荣、舒适等一行10人联合曲麻莱农牧服务中心晓虎等人,在玉树黄河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开展玉树牦牛当年产犊牦牛的犊牛早期断奶和诱导发情技术示范工作。 在7月27日,经过沟通,对120头当年产犊的牦牛实施隔离断奶工作,犊牛断奶月龄为3个月左右,通过合理搭配犊牛早期培育料,采用对培育料煮熟诱食的方式,逐步对断奶犊牛进行诱导饲喂,训练其采食精料和青干草的能力,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促进犊牛对培育料的消化吸收,避免其在采食精料后出现拉稀、腹泻等问题。并在饮用的温水里,加入多种维生素混合制剂,保障犊牛的全营养供给和生长发育需求。 对该公司繁育基地的120头当年产犊牦牛进行了诱导发情的处理,并对现场的基层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在5月份前期精料补充料补饲的基础上开展诱导发情工作,示范工作采用“生殖激素注射+早期断奶”综合处理的方法实施开展,在8月6日、7日分别对断奶牦牛注射GnRH,在第6天注射PG,第8天注射GnRH,并与玉树牦牛种公牛进行合群自然交配。其诱导发情原理是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牦牛生殖激素的分泌,并通过阴道内投掷孕酮阴道栓辅助牦牛进入发情周期。科学的技术体系和严谨的技术手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玉树牦牛的繁殖率,达到集中产犊、集中哺乳,减少牧民接产难度和工作强度,提升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玉树牦牛核心群“一年一胎”的比例,加快玉树牦牛优良种牛的繁育效率,加快玉树牦牛良种牦牛繁育体系化建设和绿色有机畜牧业的发展。

彭巍 2022-09-21 10:44:46
     为进一步落实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工作计划,建立玉树牦牛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提高繁殖性能和制种能力,2022年7月 14日-20日,曲麻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织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彭巍、黄荣、舒适、王国文、关凯文,西南民族大学王嘉博、岳炳麟、张明等一行12人在曲麻莱县开展2022年度同期发情工作及种牛鉴定工作。 曲麻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彭巍副研究员及随同的相关专业人员对玉树黄河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养殖的经产牦牛开展了2022年度同期发情工作。在对玉树牦牛前期冷季补饲的基础上,选取经产牦牛,体况膘情良好的空怀牦牛开展同期发情工作,示范工作采用“生殖激素”注射的处理方法实施开展。在7月15日和7月20日分别对空怀牦牛注射GnRH,通过排卵测定仪及牦牛外部发情观察检测,判定牦牛发情情况,自7月20日起与种公牛进行合群自然交配。科学的技术体系和严谨的技术手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玉树牦牛的繁殖率,达到集中产犊、集中哺乳,减少牧民接产难度和工作难度,提升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彭巍 2022-09-21 10:39:52
     2022年5月1-10日,为保障玉树牦牛产后体况恢复和营养供给,提高牦牛的产奶量和满足犊牛的哺乳需求,由曲麻莱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牦牛高密度芯片的制备及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课题组在5月1号组织35吨牦牛精料补饲料,其中哺乳牦牛25吨,犊牛早期培育料10吨,开展哺乳牦牛的产后补饲和犊牛早期培育料诱导饲喂工作。 技术示范工作主要在玉树黄河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进行,其中,开展哺乳牦牛产后补饲技术300头,补饲时间90天,犊牛早期培育料诱导饲喂技术示范200头,从犊牛出生后15天开始诱导饲喂。通过技术的指导与示范,预计当年产犊后的玉树牦牛在产后90-120天左右能正常进入发情周期和发情配种,从而初步实现玉树牦牛“一年一胎”的繁殖率目标;并通过犊牛早期培育料的诱导饲喂,犊牛在断奶3月龄左右实现早期断奶,并且保证犊牛的生长发育优于传统的全哺乳的饲喂方式,从而有效降低产后牦牛维持泌乳的营养需求量,加快母牦牛的产后恢复,提高牛群中牦牛“一年一胎”的比例,提高玉树牦牛的繁殖率。

彭巍 2022-09-21 10:36:20
     为进一步做好玉树牦牛、扎什加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工作,夯实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智慧畜牧业转型发展科研基础,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赴玉树州曲麻莱县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省科技厅、玉树州农牧科技局、曲麻莱县政府及县农牧科技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在玉树黄河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调研组详细了解了玉树牦牛核心种群每年的野牦牛交配、繁育及销售等情况,实地察看了当年生犊牛生长状况,结合在该公司服务的曲麻莱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计划,就建立实验群,开展人工授精、横交固定等实现标准化繁育进行了交流研讨,提出了与治多县阿米雪乳业公司合作,开展智慧畜牧业试点示范,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工作建议。在麻多乡扎什加种羊繁育基地,调研组与基地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就扎什加羊品种特性、种群数量、良种繁育等情况进行了交流,对扎什加羊良种繁育、产业发展提出了工作建议。,座谈会上,调研组认真听取了曲麻莱县政府关于玉树牦牛、扎什加羊产业现状、发展规划、技术需求等的工作汇报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关于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的工作汇报。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刘书杰就玉树牦牛、扎什加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提出了“良种、良法、良医和良品”的发展思路,抓好“一头牛,一只羊”的工作重心,建立“繁育体系化、养殖设施化、补饲强措施”的产业发展模式。 省科技厅分别就强化县级科技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强化产业规划引领,强化农牧业工业化管理、强化产业多元化资源配置与分配,强化省州县协同创新,充分借力西农、西南民大科研优势,一体化推进商业化育种、加工、销售体系建设,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打造全省畜牧业种质资源科研基地提出了工作要求。,曲麻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得到省科技厅和曲麻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备受鼓舞,更加坚定工作站为玉树牦牛、扎什加羊做好繁育和种质创新利用等技术示范工作的信心。下一步,工作站的指导专家将联合曲麻莱县农牧服务中心开展玉树牦牛的高效繁育与犊牛早期断奶工作,并对前期的哺乳母牦牛补饲和犊牛培育料饲喂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开展玉树牦牛同期发情和早期断奶的示范工作,提高玉树牦牛核心群“一年一胎”的比例,加快玉树牦牛优良种牛的繁育效率,从而为全省提供更多更好的种牛。同时积极开展扎什加羊核心群组建及“两年三胎”高效繁育技术的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