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慧
2022-10-12 15:31:01
大通县003号工作站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9月22日由青海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承办的“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服管理平台操作”线上培训班。通过提前发布培训通知、开班前夕在工作站群内提醒大家及时参加线上培训等,本工作站技术人员曹青莉、王生、景慧、王秀娟、张迎春、侯璐、王惠霞、李江、张广生、张胜利、霍香玉、严兴蓉等12人积极参加此次培训,并在培训后一起讨论培训内容,并约定找时间召开工作站全体成员会议,商议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通过参加此次培训,使我们工作站成员进一步熟悉特派员管理平台的相关功能和操作程序,为我们工作站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景慧
2022-10-12 15:29:14
因疫情原因,2022年9月24日,省级科技特派员曹青莉和景慧特组织工作站成员召开线上会议。参会人员有王生、张迎春、侯璐、王惠霞、王秀娟等七人,会议紧密结合工作站疫情封控期间的需求,总结已完成工作内容,制定下一步工作站工作计划,责任细化到人,措施具体到每种作物。
科技特派员们结合当前疫情及设施生产实际情况,从专业的角度纷纷提出建议。科技特派员曹青莉就工作站目前工作进度及工作完成情况做了相应总结;科技特派员景慧对每位工作站成员提出相应要求;科技特派员王生提出,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采取线上方式,连线各棚负责人及技术员,现场对种植问题一一解答。
通过此次线上会议,每位工作站成员确定了下一阶段目标,能有的放矢为企业答疑解惑,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更好地助力企业科学生产!
景慧
2022-10-12 15:28:06
工作站成立初期,通过与服务企业青海省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沟通,了解到该企业有意向申报西宁市科技型企业,但是缺乏技术硬件支撑后,工作站成员景慧、李江、王生、王秀娟4人积极寻找题材,多次与服务企业青海省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成林沟通,并依托景慧“昆仑英才·乡村振兴人才”项目,申报成功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质穴盘育苗移栽装置”,该专利已于2022年8月1日授权。
通过多方了解、沟通,我们发现青海省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申报西宁市科技型企业,不光缺乏充足的硬件支持,还缺乏相关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资料,后期,我们会结合相关工作,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争取为服务企业打下了科技成果转化硬件基础,为大通县科技惠农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景慧
2022-10-12 15:26:52
2022年8月25日,省级科技特派员王生、景慧、王秀娟、李江四人密切关注工作站灾后重建工作,奔赴青海省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开展送种苗、传技术工作,助力种植户稳产增收。
科技特派员们结合当前设施生产实际情况,为种植户发放优质萝卜、青菜种50袋,优质番茄健壮种苗150株。科技特派员李江对已栽种的黄瓜苗进行种植指导工作,耐心、形象地讲解黄瓜嫁接苗的种植要点、难点;科技特派员景慧对蔬菜种苗移栽、栽后管理方面给予专业意见;科技特派员王生对温棚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意见;科技特派员王秀娟就番茄、黄瓜等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细节进行了详细讲解及嘱咐,种植户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优良品种和健壮种苗是蔬菜稳产增收的基础,通过此次活动,为种植户提供优良种苗、给予科学种植建议,对工作站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为通向有机蔬菜输出地架起一座坚实桥梁。
景慧
2022-10-12 15:25:49
青海省科技厅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完善政策体系,利用“三区人才”联点包村服务、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多种形式引导科技人才服务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完善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体系,熟化青小麦新品种专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可以提高我省春小麦品种在西北高寒地区的生产能力,减少生产和经营成本,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增收,是农业生产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
2022年4月起,工作站成员侯璐在青海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小麦种植区集中进行春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繁殖试验,完善青麦11号良种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丰产示范样板。落实建立青麦11号良种繁育田和示范田,与县农技推广中心及服务公司人员线上沟通,开展科学试验。
2022年8月21日,工作站成员侯璐、李江、曹青莉、张迎春等人与县农技推广中心及服务公司人员及时沟通,并邀请育种、栽培和植保领域专家进行把关,赴青海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春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繁殖试验地于收获前期进行了田间测产评估,综合加权平均测产结果,青麦11号平均亩产397.60公斤,较对照互助红平均亩产274.5公斤,增幅44.8%。说明在与青海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的合作下,春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良种繁育示范田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