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
特派员咨询
平台统计
政治面貌统计
性别统计
领域统计
职称统计
工作站分布
特派员分布
工作站工作动态统计
特派员工作日志统计
在线服务统计
平台资源统计
平台使用量统计
平台查询
特派员
工作站
下载中心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牛建章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4-08-01
籍贯:河南许昌
政治面貌:群众
指派县:
乌兰县
所属工作站:
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畜牧
专业领域:
畜牧兽医
服务县(市、区):
海西州乌兰县
专业职称:
副高级(高级实验师七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办公号码:
13997167926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59)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牛建章
2023-02-23 22:39:34
2023年2月16日,一年之计在于春,牛建章站长带领乌兰县001号科技小院工作人员开始忙碌了,今日完成第4批试验设备的接收和安置。展望2023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号角催人奋进!
牛建章
2023-01-13 15:33:09
2023年1月10~13日,在西宁市城北区金鼎丽呈酒店参加2023年全省三区人才及科技特派员培训。 2023年1月11日上午,在西宁市城北区金鼎丽呈酒店举办2023年全省三区人才培训开班典礼,青海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洒威主持,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淳讲话。 洒威院长主讲《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习近平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习近平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习近平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聆听学习各科技特派团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汇报材料。 1月12日,继续聆听学习青海省各科技特派团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汇报材料,成果多多,收获满满。 1月13日上午,继续在西宁市城北区金鼎丽呈酒店参加培训学习,聆听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汇报材料。并参加培训学习结业典礼。
牛建章
2022-12-12 18:08:28
2022年12月8日,“净土青海·高原臻品”2022年度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青农优品”系列评选活动20强企业品牌和100个产品品牌结果揭晓,乌兰县科技特派员001号工作站——莫河驼场青海柴达木农垦莫河骆驼场有限公司的羊肉入选“净土青海·高原臻品”2022年度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青农优品”系列评选活动100个产品品牌之一。这是在工作站全体专家和被服务企业的努力下取得的成绩。该活动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主办,青海日报社指导,西海都市报社承办的“净土青海·高原臻品”2022年度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青农优品”系列评选活动,按照逐级推荐、层层审核、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评选程序,评选出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牛建章
2022-12-02 17:36:03
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参加青海省科技厅线上举办的全省“三区”科技人才集中培训班。 11月28日,聆听学习了青海大学王乐教授主讲的《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清华大学青海大学教授陶品讲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其在青海农牧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青海省养殖产业中。个体信息识别、牦牛藏羊称重中应用。 11月29日,聆听学习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常丽娜老师主讲的《青海省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福建农林大学晋江研究院院长刘飞翔教授主讲的《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科技特派员工作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南平实践、首创于福建。 “菌草之父”林占炫: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园里,一株草,让101个国家的人走到一起;也因为一株草,林占禧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奇人物。林占禧在福建农林大学研究了30多年的草,他发现,自然界中的芒其、类芦、斑茅等草类,可替代木头生产食用菌,就给这类草定义为“菌草”。菌草技术是林占禧发明的专利,该技术运用菌草栽培蘑菇,解决菌林矛盾。 1997年,福建省将菌草技术列为间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菌草技术使得宁夏固原地区的彭阳县27个示范户平均收入超过2000元,其中小岔沟村一示范户50平方米菇房栽培平菇的收入超过他种植27亩小麦的收入,参加食用菌生产的示范农户当年的收入翻了一番多。 11月30日,聆听学习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友华主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及农业产业互联网》。所谓“产业互联网”,指的是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连接、重构传统行业。主要面向企业提供生产型服务。将互联网从消费端带入生产端,本质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人与产业要素更高效的协同。打通各产业间、内外部连接,以新兴产业的技术提高传统产业效率、以传统产业的市场带动新兴产业规模,达到1+1>2的效果。 农业产业互联网的目标是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打造,其核心是质量保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和产业配套服务是支撑。而追溯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苑进教授主讲的《经济作物及丘陵山区机械化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一)产业发展现状: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生产组织及作业方式存在习惯性、多样性和特异性;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二)机械化发展现状:机械化机具与技术水平低,装备可靠性低,适应性差;农机与农艺、品种培育技术之间相互适应性差;经济作物相应的生产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不明确,缺乏规范化的栽培制度,严重影响机具(收获)的适用性。(三)经济作物机械化应用现状与问题。经济作物专用机械研发与应用落后:由于我国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处于起步阶段,经济作物农机研发投入远不如粮棉油等大宗作物相关机械的科研投入,经济作物机械化研发推广远滞后于粮棉油麻等大宗作物机械的发展;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专用机械装备研发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经济作物机械生产和研发主要集中在中耕机械、喷药机械、灌溉机械和施肥机械等方面,无论从类型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四)经济作物机械化展望:农业机械的作业对象是土壤、蔬菜、果树等有系统组织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客体,它与栽培科学和生命科学技术相互交叉、渗透、融合,オ能满足现代果业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农业生产系统的开放性,要求农业生产即适应农业生产环境的时空变化、作物生理生态的变化,在智能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由变量作业机械,进行精确、适宜的作业。这必然成为智慧农业技术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 12月1日,聆听学习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刘玉升教授主讲的《乡村振兴战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趋势与项目选择原则》,四色农业的涵义:资源、技术、产品﹣三要素:绿色农业以土地、水资源为基础,开发植物、动物资源,形成的传统种植业、养殖业。蓝色农业由陆地空间向水域空间拓展,开发海洋及淡水域生物资源的产业。白色农业以有机废弃物为资源基础,利用微生物学技术,开发微生物产品的产业领域。黑色农业以有机废弃物为资源基础,利用昆虫学技术,开发昆虫产品的产业领域。 青海大学梁健教授主讲的《羊肚菌栽培技术与管理》。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大部分来源于培养料,培养料含水量是出菇的的重要因素,只有基质含水量充足时,オ能形成子实体。一般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在65%左右;菌丝生长阶段60%-70%;子实体发育阶段80%-95%;湿度太低,子实体不易分化;湿度太高,易使病菌生长。 12月2日,聆听学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牛荣教授主讲的《农业投融资机制体制创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有效衔接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时期摆在全国“三农”工作面前的首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资金缺乏这块短板。因此,在当前基层政府财力捉襟见肘、事权与支出责任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改革政府投融资体制,创新投融资方式,有切实的必要性。资本是最好的”选择器”、“放大器和加速器”。资本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但银行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 创新农业投融资体制: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依靠“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 天津农学院田淑芬教授主讲的《我国鲜食葡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与时俱进,学无止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牛建章
2022-11-28 15:29:03
参加青海省科技厅举办的“三区”科技人才培训班
«
1
2
...
18
19
20
21
22
23
24
...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