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田海宁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3-09-01
籍贯:青海省西宁市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同德县
工作单位:
青海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农业推广、动物养殖繁育
专业领域:
农业推广、动物养殖繁育
服务县(市、区):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
专业职称:
副教授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大学
办公号码:
09715310086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25)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田海宁 2022-10-31 21:30:15
    海南州同德县壹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结合当前农时需求, 2022 年 7 月 1 日早上以线下方式与服务对象开展对接服务。参 加此次培训会议的是海南州同德县壹号科技特派员 3 位专家, 青海大学李萍副教授、魏福安副教授,青海民族大学刘晶副教 授,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贡玛村社员,海南州同德县农牧水利科 技局的王青春局长主持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中刘晶副教授从青稞、小麦整地方面、种子清选、 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抗倒伏、收获管理方面详细介 绍了青稞、小麦种植、栽培要点。李萍副教授从燕麦品种的选 择、燕麦土壤耕作技术、燕麦播种注意事项、燕麦田施肥和燕 麦田灌溉技术等方面讲授了燕麦种植要点,同时建议农牧民从 高产、稳产、优质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选择和引进适合当 地种植的燕麦品种。魏福安副教授结合高海拔地区豆科牧草紫 花苜蓿种植第二年返青问题,强调了深沟浅播种植技术在紫花 苜蓿种植方面的重要性。培训结束后,3 位专家走进青稞田地 里仔细观察青稞生长情况,同时和农牧民进行现场交流帮助农 牧民解决问题,得到当地农牧民一致好评。 7 月 1 日下午,3 位专家赶赴花之海种养殖合作社,实地 考察了前期种植的紫花苜蓿、小黑麦、燕麦等,针对存在的问 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3 位专家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主动担当责任,为同德县社会 经济发展,父老乡亲们的增收致富,做出应有的贡献。海南州 同德县农牧水利科技局重视县乡科技特派员和农牧民的培训 工作,加快乡土人才的培养。为同德县的农牧业生产向现代化 方式转变和提升积蓄充足的后备人才和科技力量,农牧民们纷 纷表示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准备回去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 农牧业生产之中

田海宁 2022-10-31 21:28:07
    在此试验基地主要安排的试验内容为:1.紫花苜蓿原原种实生脱毒苗更新复壮效果对比田间试验;2.紫花苜蓿原原种网室隔离复壮效果试验研究;3.紫花苜蓿原种田间不同物理筛选方法的复壮效果的研究;4.紫花苜蓿原原种不同复壮措施的效果评价研究。

田海宁 2022-10-31 21:26:33
    这次前来参会的机构和专家分别是: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罗晓林研究员、畜牧业所所长杨平贵研究员、动物营养专家张翔飞博士;河南农业大学苜蓿利用转化权威王成章教授、高永革特聘教授、王彦华教授和王志伟总工程师;江苏扬州大学的苜蓿育种专家魏臻武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杜岩功研究员;青海民族大学金建华教授;青海大学的段晓明教授等。会议调研和考查得到了省委办公厅张静习处长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注!果洛州农牧科技局的崔宏伟局长,在百忙之中还出席了部分项目考查工作;同德县农牧局周桑加局长率局全体党组成员对国(省)内专家的调研考查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调;贵南现代草业的李桂斌董事长和姚雷鸣总经理和贵德县的张双龙、边振云总经理都对此次调研考查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国内著名的紫花苜蓿生产企业——河南田原牧歌的副总经理王志伟同志和河北省著名的紫花苜蓿生产企业的李力争总经理一并全程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并达成了参与青海省苜蓿产业化的初步意向。 总之这次研讨会非常圆满成功!全面超额完成了会议的各项预期和工作目标及任务。

田海宁 2022-10-31 21:24:58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现代化”,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 践行“两山理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农牧业生产的支撑、引 领和促进作用,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八大行动”计划,在 同德县农牧水和科技局的支持和协调下,在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 程研究中心主任、本工作站站长兼技术负责人杨国柱教授的积极 安排、组织和本工作站与对接服务的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合作社、 贵南县现代草业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动员和组织本工作站科技特 派员万玛措等专家,深入田间做好秋季田间管理现场调度工作, 手把手地安排农机具并亲自指导农牧民熟练掌握秋季田间管理 的相关知识和各项技术要点,以全面提升农牧民对田间科学管理 的认识,也为进一步推动在三江源核心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 建设绿色和有机农畜产品輸出地;加快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基础草 产业建设、促进三生融合与循环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可靠的生物 材料资源。 在三江源旱作雨养地区,无论是进行黑土滩植被恢复与重建, 还是开展草牧业生产,抗旱节水保墒是植物生产的重要环节和保 障,水分是制约植物生产的关键因素。解决水分供应问题是植物 生产的核心。一般会在秋季进行田间深耕或深松耕,耕深 18~20 厘米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深耕 25~28 厘米,耕作后可促进耕层 大量吸收和蓄积较多的秋冬季降水。耙耱是在土壤表面进行的一 种整地技术,耙耱的主要作用是使土块碎散,地面平整,造成耕 作层上虚下实,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以利保墒。耙耱主要是在秋 季和春季进行,耙耱深度以 3~5 厘米为宜。

田海宁 2022-10-31 21:22:59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了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科技含量的产品、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乡村振兴建设,应该积极培育和扶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进重点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根据海南州科学技术局南科(2022)6号文件精神要求,在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国柱协调和建议下,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001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于2022年3月14-2022年4月8日注册并登陆申报工作,其中申请海南州科技特派员专项5项,申请科技惠民项目3项,通过并立项项目2项(详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