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田海宁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3-09-01
籍贯:青海省西宁市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同德县
工作单位:
青海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农业推广、动物养殖繁育
专业领域:
农业推广、动物养殖繁育
服务县(市、区):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
专业职称:
副教授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大学
办公号码:
09715310086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25)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田海宁 2022-10-31 21:37:06
    我国形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耕地占补平衡、耕地退出平衡等在内的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完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2年继续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0年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巩固和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针对黑土耕地出现的“薄、瘦、硬”问题,《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着重实施土壤侵蚀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等措施,到2030年达成黑土耕地保护2.5亿亩。当然,高标准农田建设越到后期,新增任务越繁重,特别是一些位置偏远、坡度较大、零散化较重的地块,建设难度大、单位投资高,需要持之以恒抓推进、久久为功求实效。

田海宁 2022-10-31 21:36:08
    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内涵 二十大报告使用“全方位”“根基”,这是中央文件在粮食领域的新提法。“全方位”是方式方法,体现出中央对粮食安全的新思考和再部署,“根基”是重要性,有根底和基础的涵义,比“基础”更实更牢固。只有做到“全方位”才能夯实“根基”。从国际发展经验看,现代化大国都很好的解决了粮食问题。要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处理好粮食安全,这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全方位”是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拓展。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打牢“中国饭碗”底座,出台了一系列巩固粮食生产的举措,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设高标准农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大种粮补贴力度等政策举措,粮食安全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粮食安全还难言完全过关,依然面临一些问题挑战,既有工业农业收入差距以及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比较效益差距,带来的耕地非粮化、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也有涝旱、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加剧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问题。“全方位”则具有全面、完整、系统的涵义,体现出未来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着更高标准,也有着更多支持。“全方位”是新时代统筹发展与稳定、风险与安全、粮食与其他产业,以及应对国际形势变幻动荡提出的新要求,是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保障粮食安全,也是全面系统准确把握我国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 “全方位”有别于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侧重自身内部,“全方位”不仅包括内部强筋壮骨,也包括外部的鼎力相助。从以往出现的粮食安全波折看,问题往往不是来自粮食本身,而是来自粮食外部。比如1972-1974年,石油危机引发全球粮食危机(涨幅153%);2000-2004年,伊拉克战争引发粮食危机(涨幅75%);特别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全球粮食贸易体系不畅,一方面乌克兰粮食库存严重积压,另一方面是国际粮价猛涨,2022年3月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170.1点,创该指数1990年编制以来最高记录。不难看出,虽然粮食供给没有减少,但战争、油价等背后的政治局势、战争冲突和公共事件加剧了粮食市场波动。因此,夯实粮食安全不能仅仅着眼粮食本身,要从更大范围、更宽视角、更大格局上支持发展粮食。 “全方位”要从“地、技、利、义”着眼。“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是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是技;“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义。“地”上重点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技”上重点是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这两个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用好基因编辑、空间诱变育种等生物技术,拓展粮食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弥补国产农机装备短板,加快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机械水平和作业质量。“利”上重点是建立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这两个机制,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让主产区不吃亏、多产粮,调动农民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义”上重点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共同扛起粮食安全重任。

田海宁 2022-10-31 21:34:45
    青大1号种植报道

田海宁 2022-10-31 21:33:04
    2022年7月14日,同德县壹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专家万玛措兽医师同州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州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前往花之海合作社,为花之海合作社发放《布病防治宣传手册》、《牦牛藏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宣传手册》、《藏医基本知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免疫技术知识》、《藏医人畜共患病预防和治疗技术的特色》共计258份,并进行了讲解。

田海宁 2022-10-31 21:31:46
    7月23—27日,分两条考察线路:第一条线路从西宁—贵德—贵南—同德—果洛—西宁,第二条线路从西宁—贵德—贵南—同德—共和—西宁,专家们现场调研考察交流“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在高海拔地区建植,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在海拔3200米—3900米地区,独辟蹊径创立的“三良配套”的栽培管理制度和体系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的融合、促进和提升的作用及发展潜力具有良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