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奎
2025-05-30 11:22:30
为进一步加强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受援单位的科技合作,提升科研单位成果转化力度,2025年4月22日,由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主持的青海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蚕豆根瘤菌生物有机肥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启动会在受援单位—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4楼会议室举行。002号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受援单位和农村合作社负责人等15人参加会议。该项目聚焦蚕豆根瘤菌菌肥的规模化生产,蚕、豌豆作物田间应用适配性优化及生态效益评估,旨在建立“菌肥-种植-土壤改良”一体化技术体系,为实现减肥增效现代农业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首先,项目主持人、002号工作站科技特派员李萍副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明确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绩效目标,特别强调了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汇报项目团队已完成菌肥载体筛选、根瘤菌发酵液制备、菌肥发酵条件优化等工作,为后续的田间试验和示范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受援单位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合作单位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西宁市种子站、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南州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湟源县种子站等项目实施负责人围绕项目开展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田间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推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大家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紧密协作,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公司菌液发酵车间和菌肥生产线,技术人员向项目组成员详细介绍了菌肥发酵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并展示了项目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方面的成果。
本项目是基于作物所豆类课题组授权的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具有耐旱性能的蚕豆根瘤菌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22 1 0126700.X,成功转让给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后联合申报的省级科研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究迈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项目成果有望在提高作物抗逆性、减少化肥施用、改善土壤环境及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产生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宋月奎
2025-05-30 10:13:19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工作职责,2025年1月8日,湟源县002号工作站科技特派员赴湟源县开展2025年科技培训工作。
工作站站长李生楷以湟源县新兴鲜食豌豆产业为内容,从湟源县、工作站科技特派员李萍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现场介绍蚕豆新品种5个,包括适合于灌溉农业区种植的蚕豆品种青蚕14号,适合于山旱地种植的蚕豆品种青海13号,适合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蚕豆品种青蚕16号,适合鲜食用的蚕豆品尝青蚕21号和青蚕27号。宣传蚕豆高产栽培技术50余次,发放各类农业技术宣传材料1000余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湟源县地域特点,湟源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冷凉气候资源为优势的夏秋季露地蔬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其中以鲜食豌豆(荷兰豆)为代表的夏菜种植已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如今,荷兰豆作为高效经济作物,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湟源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发展喜冷凉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夏秋季天气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和品质的提升。因此,湟源县出产的夏菜以其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广受市场欢迎。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湟源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工作职能,促进了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到新时代“三农”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增强了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意识,加大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宣传力度。
宋月奎
2025-05-07 16:31:54
开展鲜食豌豆、鲜食蚕豆专用品种介绍、产业布局、栽培技术、产品标准、市场销售等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专题讲座。有50名学员参加。
宋月奎
2025-05-07 16:31:54
开展鲜食豌豆、鲜食蚕豆专用品种介绍、产业布局、栽培技术、产品标准、市场销售等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专题讲座。有50名学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