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苏旭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0-08-28
籍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湟源县
工作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生物有机肥研究及开发利用
专业领域:
生态学
服务县(市、区):
西宁市湟源县
专业职称:
正高级(三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师范大学
办公号码:
0971-8869450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23)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苏旭 2025-05-30 10:13:19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工作职责,2025年1月8日,湟源县002号工作站科技特派员赴湟源县开展2025年科技培训工作。 工作站站长李生楷以湟源县新兴鲜食豌豆产业为内容,从湟源县、工作站科技特派员李萍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现场介绍蚕豆新品种5个,包括适合于灌溉农业区种植的蚕豆品种青蚕14号,适合于山旱地种植的蚕豆品种青海13号,适合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蚕豆品种青蚕16号,适合鲜食用的蚕豆品尝青蚕21号和青蚕27号。宣传蚕豆高产栽培技术50余次,发放各类农业技术宣传材料1000余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湟源县地域特点,湟源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冷凉气候资源为优势的夏秋季露地蔬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其中以鲜食豌豆(荷兰豆)为代表的夏菜种植已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如今,荷兰豆作为高效经济作物,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湟源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发展喜冷凉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夏秋季天气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和品质的提升。因此,湟源县出产的夏菜以其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广受市场欢迎。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湟源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工作职能,促进了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到新时代“三农”工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增强了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意识,加大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宣传力度。

苏旭 2024-11-12 22:15:41
    河南县科技特派员001号工作站站长李希来带领团队成员对河南县高寒草甸鼠害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当地牧民就如何科学合理的防控鼠害这一问题进行了指导。

苏旭 2024-11-12 22:05:59
    基于历年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经验,带领团队进行退化草地修复治理技术和管理模式调研,将野外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开展草地资源普查、种质资源调查,总结适用于区域气候、土壤、草地利用特点的修复治理技术和模式1-2套,并在当地农牧民中进行推广使用。同时,建立退化草地修复治理技术试验示范区1个,面积150亩。为地区草原生态保护、退化草地治理等方面提供了科技支持,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支撑地方生态文明建设。

苏旭 2024-11-12 19:27:10
    4月23日-25日,河南县001号科技特派站在河南县优干宁镇开展退化草地修复示范地建设,特派站成员和合作社牧民等共计二十人参与,河南县草原工作站和青海大学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了有关退化草地恢复和管理相关的技术培训。 示范地采用免耕补播的方式进行斑块化退化草地的修复治理。通过建设示范地,对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对合作社农牧民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针对服务的合作社草场退化严重,鼠害泛滥的现状,001号科技特派工作站在荷日恒合作社草场进行退化草地修复治理示范,通过现场培训和演示,同时进行示范地建设,带动合作社牧民掌握退化草地修复治理技术,提升合作社草地质量,实现生产生态协同发展。

苏旭 2024-11-12 19:16:51
    8月12日,由于阿木乎合作社饲养的牦牛和欧拉羊于今年5月下旬转至约20km外的合作社高山夏季牧场,他们来到冬季的牛舍和羊舍进行了查看,了解到这里的大多数圈舍相关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相关功能正常,但个别圈舍存在屋顶的阳光板风化破损等现象,合作社人员希望予以修缮。他们发现这些畜圈舍同样存在家畜粪便积累过多,建议合作社人员及时清除粪便,并在特定地点堆肥发酵后施入长势较差的冬季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