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佟立涛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2-11-01
籍贯:辽宁彰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青稞等杂粮杂豆精深加工
专业领域:
谷物精深加工
服务县(市、区):
互助县
专业职称:
研究员
服务单位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办公号码:
01062817417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55)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佟立涛 2024-10-28 11:26:31
    上述通过构建体外发酵模型揭示了HPM处理后样品的发酵性能。以样品IDF,IDF-RG,IDF-60,IDF-120和IDF-120-2为底物,检测发酵过程的pH值,SCFAs浓度以及菌群变化。结果表明: (1)各组样品的pH值在发酵8 h内下降趋势显著,随后发酵至24 h的过程则缓慢下降。与其他组相比,IDF-120-2组的pH值下降速度最快。 (2)各组样品发酵产生的总短链脂肪酸浓度具有显著差异,随着处理压强的增大和处理次数的增加,IDFs样品组丙酸和丁酸含量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乙酸含量无显著变化。 (3)经过体外发酵后,各组微生物在OUT水平整体呈现相似度下降的趋势,改性处理的IDFs样品发酵后的微生物在OUT水平呈现更强的特异性;发酵24 h后,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下降;与BLK组相比,DFs组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比值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IDF-120-2组变化最显著,具有更加优越的抑制肥胖和降血脂功效。

佟立涛 2024-10-28 11:23:25
    在门水平上考察了不同样品的微生物群落构成,结果以柱状图形式展现出来,如图4-5所示,发酵24 h后,肠道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组成。根据图可以看出,与BLK组相比,IDF加入后,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减少,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比值(F/B)是一个重要指标,F/B值降低则说明发酵底物具有减脂作用。各组样品的F/B值分别为0.99,0.58,0.68,0.43和0.28,与BLK组(2.35)相比,均显著降低。因此可以看出HPM处理IDF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增强IDF样品减缓肥胖的潜在功能。IDF-120-2组中拟杆菌门的丰度明显高于其他组,因为拟杆菌门是结肠中丙酸的主要生产者,它可以调节血脂和胆固醇,这与IDF-120-2组的高丙酸产量相一致。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前20的微生物组成如图所示,菌群主要包括拟杆菌(Bacteroides)、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大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等菌属。与BLK组相比,IDF组中的拟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大肠杆菌和粪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有所下降, IDF-120-2组变化最显著。拟杆菌主要参与膳食纤维等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产生短链脂肪酸,提供营养和能量。双歧杆菌有助于吸收营养,提高免疫力,抵抗一些致病因素。总之,IDF-120-2组在促进健康方面发挥更优越的作用,并有望成为肥胖患者的潜在功能因子。

佟立涛 2024-10-28 11:20:54
    针对发酵初始状态和样品发酵后的微生物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 Shannon指数表示不同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Chao1指数估计样品中检测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如图所示,与发酵开始前的初始状态相比(Initial组),发酵后的BLK组和各样品的Shannon指数明显下降,这说明发酵后微生物的多样性显著下降,此外,Chao1指数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这意味着发酵后微生物的丰富度显著下降,这与之前所揭示的微生物在OUT水平上数目整体减少相一致。此外,不同IDF样品间微生物的指数也存在一定差异。

佟立涛 2024-10-28 10:53:19
    食用高膳食纤维的饮食有许多健康益处,包括降低心血管和冠心病的风险。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对健康的影响与其在胃肠道中的行为有关。膳食纤维不能够被胃肠中的消化酶分解,但能够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发酵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并且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不同类型的膳食纤维在大肠中的发酵速率、产物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同(STEPHEN and CUMMINGS, 1979)。根据之前的研究结果可知在不同的高压微射流处理条件下,获得了不同的IDF样品,在粒径、基本组分和结构层面呈现出显著差异。因此,设计采用体外厌氧发酵模型研究IDF样品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选取特定时间点测定pH值,短链脂肪酸,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HPM处理条件下获得的IDF的发酵特性。

佟立涛 2024-10-28 10:53:19
    将一定质量的青稞麸皮分散在去离子水(1:10,w/v)中,在磁力搅拌器搅拌1 h。首先,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5 μL/mL),在95℃水浴条件下反应0.5 h。将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后,调节pH至9-11。加入碱性蛋白酶(5 μL/mL)后置于60 ℃水浴中反应2 h。随后,调节pH至7,沸水浴处理10 min,再离心(4800 rpm,15 min)后,收集沉淀物,用95%乙醇洗涤2次。最后,沉淀物在5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干燥后的样品保存于干燥器中用于后续实验。 在高压微射流处理前,将干燥的IDF均匀分散在蒸馏水中(1: 80,w/v)。为了避免动态高压微流化设备中狭窄的相互作用室中堵塞,采用粗磨设备进行预处理,所得样品记为IDF-RG。随后,使用动态高压微流化设备在60 MPa一次、120 MPa一次和120 MPa两次条件下对纤维悬浮液进行处理,样品分别命名为IDF-60、IDF-120和IDF-120-2。在HPM处理前,进样温度保持在30℃以下。纤维悬浮液经过旋转蒸发,冷冻干燥,并储存在干燥器中用于后续指标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