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乔枫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3-11-01
籍贯:内蒙古武川县 政治面貌:群众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1)拟开展青海互助县生物农业资源调查,深入了解青海互助县的农业资源状况,为青海省的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有用线索。(2)开展特色农业资源如青稞、燕麦、蚕豆等种植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研究特色农业植物资源在当地环境下生长的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研究,探究抗逆性强的特色农业资源的生长机理,为当地性状优良的农作物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线索和建议。
专业领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服务县(市、区):
青海省互助县
专业职称:
教授(三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师范大学
办公号码:
13619716463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24)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乔枫 2024-10-25 21:48:05
    7月5日,互助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谢惠春教授带领团体学生对祁连山南坡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此次考察的服务对象为祁连山南坡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目的是为后续的生态监测和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提升当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的科学依据。 祁连山南坡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土壤和植被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通过此次野外考察,将进一步掌握该地区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外部因素,为研究站的长期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一、土壤状况调查 在考察过程中,谢惠春教授带领学生对多个典型地块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重点考察了土壤的结构、成分及其保水能力。初步结果显示,祁连山南坡的土壤类型多样,以砂质土壤和粘土为主,部分区域的土壤侵蚀现象较为明显,需要加强土壤保持与恢复工作。 二、植被覆盖情况 考察区域的植被主要以针叶林、灌木丛和草地为主,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种类差异明显。考察还发现,在部分生态脆弱区域,植被退化现象较为严重,急需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外来物种入侵情况暂未发现,植被总体健康度较好。 三、 生态威胁分析 除自然因素外,考察中还注意到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牧草过度采集、林木采伐以及道路建设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尤为显著,可能加速土壤退化和植被覆盖率的下降。 通过此次野外考察,收集了多组土壤和植被的实地数据,为研究站的长期监测和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考察初步分析显示,祁连山南坡地区的生态系统在整体上较为稳定,但局部地区存在土壤侵蚀与植被退化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与恢复措施。 此次考察为祁连山南坡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后续的工作中,互助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根据此次考察结果,继续与研究站合作,针对生态薄弱区域制定科学的恢复计划,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乔枫 2024-10-25 21:26:38
    2024年3月2日,互助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前往青海互丰有限集团公司开展2024年工作对接交流工作,探讨如何加强受援单位与援助方之间的工作对接交流,以期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受援单位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明确对接目标,精准定位需求 通过深入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受援单位的现状、瓶颈问题及未来发展规划,确保援助措施有的放矢。同时,受援单位也应主动提供详实信息,清晰表达自身需求,为双方制定科学合理的援助方案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沟通机制,畅通交流渠道 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保障工作对接顺利进行的关键。双方应建立定期会议、专项工作组、信息共享平台等多种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通过定期召开工作对接会,回顾合作进展,分析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合作流程。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视频会议、在线协作工具等,可以进一步提高沟通效率,打破地域限制。 三、强化人员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人员是工作对接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对接效果。加大对受援单位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经验分享等活动,拓宽受援单位人员的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四、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 工作对接不应仅局限于项目执行层面,更应着眼于长远合作与共同发展。双方应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与模式,如技术创新合作、市场开拓合作、人才培养合作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通过深化合作内涵,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标,共同推动受援单位乃至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加强受援单位与援助方之间的工作对接交流是确保援助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双方应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与方法,共同书写协同发展新篇章。

乔枫 2024-10-25 21:26:38
    8月10日,工作站首席谢惠春教授作为代表与外国专家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服务农业企业,并在会议中重点讨论了技术培训服务的细节。本次会议的目标是签订合作协议,为相关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助力当地农业发展。 当前,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企业迫切需要专业支持。因此,互助004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邀请了外国专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优势,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更好地服务本地农业企业。会议的核心议题包括制定针对企业的定制化技术培训计划,确保农业技术的落地与实践,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 一、技术培训的模式与内容设计 会议中谢惠春教授与外国专家讨论了如何结合国际经验,根据本地农业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技术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将涵盖现代农业技术、数据驱动的生产管理、环保型农药使用等内容,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二、合作协议的具体条款 在会议中共同深入探讨了合作协议的内容。包括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具体培训的时间安排、方式和内容,以及技术服务的预期成果。此外,双方商定了定期反馈机制,确保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调整。 三、国际合作与本地化应用 外国专家特别强调了国际经验在本地农业中的应用难点与机遇,指出本地农业发展需要根据区域特点进行技术调整。通过与科技特派员的合作,外国专家将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提供具体指导,确保技术的有效落地。 通过本次会议,互助0004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外专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将为本地农业企业提供适当技术培训。双方一致认为,这一合作模式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 此次会议为科技特派员与外国专家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在未来的工作中,互助0004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继续加强与国外专家的沟通,推动国际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与本地化应用。期望通过科技特派员的努力,为本地农业企业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助力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乔枫 2024-10-25 21:25:02
    2024年9月20日下午互助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谢惠春教授带领团队一同参加了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举办的“2024年科普大篷车‘六进’活动——进企业”科普活动。此次‘六进’科普活动在青海省夏都医药有限公司举行。活动包括报告学习和观看展板两部分组成。 报告学习在青海省夏都医药有限公司场外车间会议室进行,谢惠春教授为50余名夏都医药公司员工做了“利用资源优势助推青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报告分为青海区域资源优势、青海省农牧业综合发展潜力和模式、创新生产范式提升品牌意识三部分。通过报告详细介绍了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海省三个最大”理论背景下青海省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农牧业综合发展潜力和模式;结合工作站前期开展关于大黄、独一味等中藏药种植栽培技术、物质基础、药理学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科技成果,介绍了青海省特色资源综合发展模式;分析了夏都药业公司现有的研发团队、生产设备、市场渠道等资源,指出公司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潜力;强调科技创新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分享了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展;介绍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医药行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员工积极利用政策红利;分析了当前市场发展趋势,提出了针对性的市场拓展建议,强调团队内部的协作与配合,鼓励跨部门协作,共同解决技术和市场问题;依据海东市的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和玫瑰、青宏杏、蓝果忍冬等植物资源介绍了延伸产业链条、创新生产范式的新思路。夏都医药公司员工认真听取了谢惠春教授的报告,并在报告后进行了良好的互动讨论。报告结束后观看了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准备的3D科普展板。展板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和动物的介绍、青海省珍稀植物和动物的介绍、青海省常见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等。夏都医药公司员工佩戴3D眼镜积极观看展板,现场气氛热烈。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医药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次科普报告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青海省资源优势,理解行业发展趋势,增强全体员工的资源整合意识,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乔枫 2024-10-25 21:21:58
    7 月29日-30日,互助县004号工作站全体成员在林场基地举行了科研工作座谈会,邀请了互助县北山林场、河西学院、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相关领导专家参会。会上,相关负责人汇报介绍了林木资源的保护管理情况、台站建设运行状况以及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观测站的运转良好、项目稳步推进,然而也存在部分问题,如一些设备维护不够及时、工作流程不够顺畅、沟通效率较低等。在会议过程中,针对这些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多项合理的改进举措,力争多渠道技术支持,对工作流程予以优化,构建定期的沟通机制,增强信息的共享。 会后,谢惠春站长带领工作组和与会专家考察了苗圃基地,详细的了解苗木的品种、种植、驯化、苗圃建设情况,针对中藏药材种类、种植条件、抚育、繁育、推广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具有指导性的意见。特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充分发挥国有苗圃在土地、人员技术方面的优势,做好生态建设种苗的供应保障工作,竭力提高苗木的自给率;持续强化苗圃的生产经营管理,积极探索当地特色种苗的培育,做好新品种的选育以及林木良种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