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铨
2025-06-25 15:58:48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寒牧草新品种创制及草地生产生态功能提升与高效”(课题编号:2022YFD1302104)、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共和县高寒适生牧草建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青海主要牧草分子定向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25-NK-121)等项目的大力支持下,由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牵头,站长董全民研究员科学统筹、精心部署,在工作站试验基地顺利完成了高寒适生牧草示范推广地的建植工作。
在整个示范推广样地建植过程中,科技特派员团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团队成员长期扎根青海高原草原一线,熟悉本地区生态环境和牧草种植特性,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技术知识。在播种建植阶段,科技特派员团队结合本地的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科学研判播种时机,合理制定播种计划,确保各项环节有序推进。在关键技术细节方面,团队对不同牧草品种提出了差异化的播深播幅建议,最大程度保障了种子发芽率和苗齐苗壮率。此外,在样地管理和技术培训过程中,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与技术答疑,向基层技术人员和牧户讲解播种、管护等实用要点,切实提升了本地人工草地建植水平。
截至目前,工作站已顺利完成总面积1800亩的高寒适生牧草播种建植任务。此次建植的牧草品种包括披碱草、燕麦、饲用油菜、箭筈豌豆和小黑麦等,均为科研单位选育出的适应性强、产草量高、营养价值优的优良品种,适合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推广种植。此外,本次工作站示范建植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共和县及周边高寒地区的高效牧草建植技术体系,具备良好的复制推广潜力。
曹铨
2025-06-25 15:57:53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寒牧草新品种创制及草地生产生态功能提升与高效”(课题编号:2022YFD1302104)及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共和县高寒适生牧草建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支持下,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结合高寒地区草地生产特点,积极探索燕麦与豆科、十字花科牧草的间作与混播模式。近日,该工作站在试验基地顺利完成相关建植任务,共建植间作小区54个、混播小区57个,为优化高寒草地种植结构、提升饲草营养品质与产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建植试验以燕麦为主草种,分别与多种豆科(如箭筈豌豆、饲用蚕豆)及十字花科牧草(饲用油菜)组合种植。工作站团队成员针对不同草种生育期、营养结构与互补特性,科学设计了多组间作与混播模式,旨在筛选出适应共和县高寒生态区的高效、高产、高营养复合种植体系。建植期间,科技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整地、播种与施肥管理,确保各试验小区种植质量和田间数据准确性。
工作站成员后续将对各试验小区的牧草出苗情况、生长动态、产草量、营养指标等进行监测与评估,筛选表现优异的种植组合,为全县乃至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牧草间作混播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曹铨
2025-06-25 15:54:46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寒牧草新品种创制及草地生产生态功能提升与高效”(课题编号:2022YFD1302104)、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共和县高寒适生牧草建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青海主要牧草分子定向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编号:2025-NK-121)的支持下,由青海大学董全民研究员牵头,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面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示范推广任务的前期准备工作。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春播生产陆续展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试验基地迅速进入紧张有序的春播阶段。工作团队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土壤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耕地与耙地作业。目前,高寒适生牧草示范地已全部完成整地工作,确保地块平整、土壤疏松,具备良好的墒情条件和播种基础,为高寒牧草的健康生长创造了有利环境。
同时,工作站抢抓农时,提早部署春播物资保障工作,现已完成示范地所需牧草种子和化肥的采购与储备,为即将开展的大面积播种作业提供了坚实保障。后续播种计划将紧密结合本地天气变化,择优时机精准实施,力求实现“播种一片、成活一片、见效一片”的示范推广目标。
通过此次高寒牧草示范推广的前期准备工作,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不仅为提升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效率打下坚实基础,也为高原牧草品种结构优化和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工作站将持续跟进春播进展,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全年示范推广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曹铨
2025-06-25 15:51:46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小院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积极筹备接收青海大学学生实习工作。拟于2025年6月接收青海大学2022级卓越草原师(1)班共37名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住站实习,为学生提供实地锻炼和科研实践平台,助力高素质农牧业人才培养。
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实习工作顺利开展,2025年4月23日,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张英教授带领教师团队一行7人赴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及青海大学高原特色农牧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工作站成员俞旸、曹铨全程陪同并进行了详细讲解与交流。
调研过程中,张英老师一行重点查看了学生即将入住的宿舍条件、实习实验场所、教学与办公区域、食堂卫生及用餐保障能力等基础设施。调研团队对基地目前的整体接待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优化住宿条件、提升食堂服务能力和保障实验教学需求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为更好满足实习需求,俞旸和曹铨向来访教师详细介绍了基地发展现状、科研平台构建情况、已开展的科技服务项目及技术成果应用成效。同时,双方围绕学生实习期间的课程安排、实践内容、导师配备、实验项目参与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实习方案进行了优化和补充,力求做到科学有序、实效并重。
此次调研不仅加强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也为即将开展的实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工作站将根据调研意见加快完善实习接待准备工作,强化管理与服务,切实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努力将本次住站实习打造成校地合作育人的典范项目。
曹铨
2025-06-25 15:50:29
为扎实推进2025年度春播工作,科学制定春播计划,确保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22日,共和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张春平、俞旸、曹铨和张正社一行,赴青海大学高原特色农牧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春播前的调研与筹备工作。
调研组深入基地核心区田间地头,对土壤墒情、前期整地进展、农机设备准备、种子储备情况及气象预测信息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排。期间,特派员与基地管理人员就高原地区春播适期、作物布局优化展开深入交流,提出科学可行的春播技术方案和建议。
结合当前基地气候条件和地块特点,调研组重点讨论了适合本地气候的青稞、燕麦、蚕豆等作物的播种方式与管理要点,并建议优先推广高产、抗逆性强的良种品种,同时加强农机作业效率与农事操作的统筹安排。针对高原早春低温及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天气,特派员还建议部分牧草继续采取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等措施,以保障播种顺利进行和苗期安全。
此次调研不仅为即将到来的春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也为示范基地开展精细化种植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下一步,工作站将继续加强与示范基地的协作,动态跟进春播进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确保2025年度春播工作顺利、高效、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