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虎
2023-05-12 15:22:25
曲麻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彭巍副研究员受玉树州农牧和科技局的委托,组织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付长其、王国文以及玉树州高原牦牛良种繁育推广中心林媛等20余人,于2023年3月27日,在玉树州高原牦牛良种繁育推广中心进行高原牦牛生产性能测定和样品采集工作,为“青芯一号”牦牛高密度芯片新添高原牦牛一个新的牦牛品种资源,为我省牦牛分子育种提供更加完善的遗传信息,进一步为青海种业振兴和发展提供助力。
种畜场的高原牦牛进行了生产性能的初步测定,并采集了100余份的血液样品,后续将高原牦牛的遗传信息添加到“青芯一号”牦牛高密度芯片,用以指导种畜场的育种工作,从而提高种畜场的育种效率和制种水平。
晓虎
2023-05-12 15:19:55
曲麻莱县地处高原高寒特殊地理位置,农牧民教育基础低,文化底子薄,为进一步加强曲麻莱县农牧民农牧业基础知识教育培训,打破牧区传统的思想观念,2023年3月25日-26日,曲麻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彭巍副研究员联合国家科技特派团专项负责人徐尚荣研究员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开展专业生产型高素质农牧民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都认真听讲,针对比较难懂的问题,有工作站成员晓虎主任负责具体的翻译和讲解,通过培训使农牧民认识到转变玉树牦牛、扎什加羊的传统养殖方式迫在眉睫,要做好玉树牦牛、扎什加羊补饲,做好疫病防控工作,这对初春的青藏高原尤为重要,做好以上工作,不仅仅能“填饱牛羊的肚子”,还能提升其繁殖率,减少春季传染病的发生率,提高出生犊牛和羔羊的繁活率。
晓虎
2023-05-12 15:17:34
为落实2023年度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玉树牦牛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提升玉树牦牛的繁殖性能和制种能力,2023年3月23日-26日,曲麻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织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徐尚荣、彭巍、付长其、王国文,曲麻莱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晓虎、成林等一行8人在曲麻莱县开展2023年度工作站相关工作计划。
曲麻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彭巍副研究员联合国家科技特派团专项负责人徐尚荣研究员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开展玉树牦牛、扎什加羊种畜场布病的净化采样工作,同时开展玉树牦牛的围产期补饲和扎什加羊的哺乳母羊的补饲工作,就补饲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现场向种畜场负责人及一线饲养管理人员进行了详细解答,为后续补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为曲麻莱县打造“世界牦牛种源基地”提供助力,从而使曲麻莱县真正做到做好种牛,养好种羊。
晓虎
2023-05-12 15:14:07
2023年3月6日-9日,曲麻莱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保障玉树牦牛产后体况恢复和营养供给,提高牦牛的产奶量和满足犊牛的哺乳需求,由曲麻莱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在3月4号组织牦牛精料补饲料和犊牛早期培育料,开展玉树牦牛哺乳阶段补饲和犊牛早期培育料诱导饲喂现场指导工作。
技术示范主要在玉树黄河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进行,其中,开展哺乳牦牛产后补饲技术400头,补饲时间120天,犊牛早期培育料诱导饲喂技术示范200头,从犊牛出生后15天开始诱导饲喂。通过技术的指导与示范,预计当年产犊后的玉树牦牛在产后90-120天左右能正常进入发情周期和发情配种,从而初步实现玉树牦牛“一年一胎”的繁殖率目标;并通过犊牛早期培育料的诱导饲喂,犊牛在断奶3月龄左右实现早期断奶,并且保证犊牛的生长发育优于传统的全哺乳的饲喂方式,从而有效降低产后牦牛维持泌乳的营养需求量,加快母牦牛的产后恢复,提高牛群中牦牛“一年一胎”的比例,提高玉树牦牛的繁殖率。
同时,开展玉树牦牛血液样品采集,进一步开展玉树牦牛布氏杆菌病的筛查与净化工作,助推玉树牦牛种业发展和产业振兴。
晓虎
2023-05-12 15:05:32
2023年2月23 日-27 日, 曲麻莱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治 多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玉树牦牛种业及产业发展相关技 术培训。培训邀请国家科技特派团曲麻莱县产业组长徐尚荣 研究员、玉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李生庆副研究员分别 做“牦牛人工授精技术”“高寒牧区牦牛常发疫病的诊断与 综合防控”等技术培训, 曲麻莱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彭巍 副研究员和治多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崔占鸿副研究员就 “牦牛高效繁育和定向选配关键技术”“牦牛繁育关键期营 平衡补饲技术”进行详细讲述。
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曲麻莱县、治多县县乡两级的农牧 业技术推广人员、基层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和服务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培训人员60人,培训期5天。
通过技术培训,下一步,工作站的指导专家将联合曲麻 莱县农牧服务中心开展玉树牦牛的生产性能测定和种牛系谱 档案的建档工作,并对开展的上述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总 结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完善牦牛产后补饲的技术方案,积 极开展研究与示范工作,为示范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为全县 的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