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柱
2022-11-01 10:40:24
巨菌草(Pennisetum sinese)隶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狼尾草属。原产于非洲,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研究员引进,并经过20多年培育出的适合我国气候与土壤环境的多年生、高产、优质菌草。由于巨菌草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等优点,目前其已在我国大面积成功种植[20]。作为一种优良菌草,巨菌草不但适合栽培各种食用菌、药用菌,而且还是优良的动物饲草和新型的生物能源[21]。同时目前,巨菌草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22],关于巨菌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更是未见报道。菌草种植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23-26]。本研究期望通过分析巨菌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讨巨菌草种植在改变土壤质量、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1、巨菌草:原产地在北非,由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研究员引进改良培育,在中国大面积获得成功。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
巨菌草在温度适宜地区为多年生植物,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
,直立、丛生,根系发达。
2、巨菌草的应用范围:巨菌草是高产优质的菌草之一,用巨菌草作为培养基,目前已知可栽培香菇、灵芝等49种食用菌/药用菌。除了作为菌料外,还可做饲料喂牛、羊、猪、鹅、兔、鹿等草食畜禽和草鱼;同时还是水土保持的优良草种。08年开始应用于生物质发电、纤维板、制造燃料乙醇等能源用途。
应用菌草技术所发展的生态菌业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典型产业,通过“种植菌草(保持水土)——用草种菇——种菇后菌糠加工成菌体蛋白饲料用于养畜或加工成菌肥用于草、农作物、果树或再利用种菇——牲畜粪作为草、农作物、果树等的肥料或作为种菇的原料”的良性循环产业链,达到“植物生产——菌物生产——动物生产”的相互促进,平衡生产的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有机相结合,资源多级多次利用,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杨国柱
2022-11-01 10:38:34
1.我站财务管理办法(讨论稿)。
2.我站差旅、住宿费标准管理办法(讨论稿)。
3.我站工作计划和项目激励管理办法(讨论稿)。
4.我站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讨论稿)。
5.我站科技小院管理办法(讨论稿)。
6.我站科研用车计费标准管理办法(讨论稿)。
7.科技成果实施管理办法(讨论稿)。
8.我站专家自律协议管理办法(讨论稿)。
9.我站线上服务管理办法(讨论稿)。
杨国柱
2022-11-01 10:36:12
杨国柱
2022-11-01 10:34:05
根据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做好全省首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站工作的通
知》的文件精神,目前已接受省科技厅的授牌,标志着我站依法依规正式成立。
(1)我站目前设站长1名,成员10名。
(2)我站规划和建设定位目标:“省内一流,国内知名”。
(3)拟请清华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担
任我站特邀专家。
(4)在省科技厅、海南州科技局、同德县农牧和水利局及青海大学等单位大力支
持下我站拟准备在同德县或周边乡镇租(建)具有办公室、实验室、仓库等
功能齐全的科技小院。
(5)我站本着成为为农牧业、农牧民和乡村振兴战略乃至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
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永久堡垒和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
杨国柱
2022-11-01 10:28:23
首先,在理论上,突破青藏高原海拔3800 m以上地区苜蓿种植“禁区”的结论,可填补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无豆科牧草新品种的空白,为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地改良提供可靠的种质资源和物质材料,为草地畜牧业提供人工植物源蛋白;其次,苜蓿示范基地建成后,在我省果洛地区率先建成较大规模人工豆科牧草示范园区,对于进一步稳定和发展我省草地畜牧业,改善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牧民增收和“生态立省”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