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田海宁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3-09-01
籍贯:青海省西宁市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同德县
工作单位:
青海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农业推广、动物养殖繁育
专业领域:
农业推广、动物养殖繁育
服务县(市、区):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
专业职称:
副教授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大学
办公号码:
09715310086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25)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田海宁 2022-10-31 21:47:24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近年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了国家公园体制。三江源国家公园就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要求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海的高度重视和对青海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厚爱,为青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和行动力量。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担当时代使命,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坚持生态报国,彰显青海担当,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要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统一思想行动、严守生态红线、强化制度支撑、夯实基础能力、落实责任担当上下功夫、见实效,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生态文明建设交出新答卷。坚决扛起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启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制度体系创新取得新突破,探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全面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中华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以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为目标,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全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努力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制度创新创造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海经验,为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保护不断贡献青海智慧和青海方案,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田海宁 2022-10-31 21:46:20
    “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自然保护地是我国实施保护战略的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落实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在全国大局中“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探索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值此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三周年之际,重温贺信精神,有利于凝聚奋进力量,把国家公园建设得越来越好,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让绿色成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田海宁 2022-10-31 21:45:2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们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着力稳面积、提单产、强产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了“压舱石”。

田海宁 2022-10-31 21:41:03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明确党、政方面领导干部责任,形成党委抓面积、抓数量,政府抓流通、抓质量的责任机制,共同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尽快制定粮食主产县经济社会发展扶持清单,加大对粮食主产县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明确主销区对主产区进行对口援建,投资生产设施设备、社会化服务、科技研发、购销协作等,提升产区现代产业经济活力。把稳定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粮食主销区的重点考核内容,明确粮食产量底线,以2020年为基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量有提升。

田海宁 2022-10-31 21:40:39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构筑农业补贴、信贷政策、保险政策“三位一体”的联动支持体系,为种粮农户构建收入保障网,让种粮农户经济上不吃亏。提高价格预期,利用期货规避价格风险,积极引入“保险+期货”模式试点,通过汇集产业链上下游力量,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还需要解决主产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大中央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全面保障粮食主产区的基本支出和基本运行。同时,建立主销区向主产区财政转移的发展性补偿机制,主要用于推动主产区搞好粮食生产经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让产粮大县一心一意抓粮增粮,做到产粮越多、贡献越多、实惠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