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小剑
2023-04-26 10:35:52
3月30日至4月2日,德令哈市科技特派员001工作站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科研助理魏晓丽赴服务对象——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按计划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抵达企业生产基地后,企业负责人鲍奎董事长向同行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赵志刚教授、尚国霞副教授简单介绍了企业概况,企业、工作站及二位专家就今后将要开展的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并实地调研了试验地、生产基地,服务企业总经理傅云洁参加了调研。次日,陪同农林科学院专家采集实验用土壤样品,并详细了解了服务对象新开基地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4月1日,徐成体研究员深入春耕一线检视一年生的燕麦与多年生紫花苜蓿对生产基地荒漠化土壤成土化的促进作用,燕麦与紫花苜蓿的确促进了该地表层土壤成土进度,表层土层次分明,植物生长层有机质含量、土壤团粒结构均有较大改善。按照既定计划,徐成体带队采集了100余份各基地、各类、分层土壤样品,带回派出单位并测定多维度土壤养分。2日,徐成体带领大家调研了基地春耕情况,检查了本年度采购的有机肥状况;详细了解了服务对象本年度新进大型机械设备的装备、操作员培训的情况。工作站还就服务对象建设牧草种子和饲草营养简易处理、测定实验室的方案等各项内容进行了讨论。
蒲小剑
2023-04-26 10:28:00
2月19日至21日,德令哈市科技特派员001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员徐成体、蒲小剑、范月君等一行人,赴德令哈市服务对象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开展2023年科技服务对接工作。
徐成体带队与奔盛草业公司领导及技术骨干对接2023年科技服务工作。参观了奔盛草原公司试验田、青干草、青贮饲料储藏仓库、机械库的大型生产机械、节水灌溉设备等基础设施情况;考察了奔盛草业4万亩饲草生产基地,查看了今年春季的土壤墒情,土壤含水量等情况,为苜蓿返青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
蒲小剑
2023-03-22 09:53:59
参加第三届世界苜蓿大会—中国会场
3月17日,在全国畜牧总站指导下,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草学会和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和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承办的“第三届世界苜蓿大会—中国会场开幕活动”在北京召开,会议采用线下主会场与线上直播相结合,围绕“苜蓿高效生产维系生态环境健康”的主题,以国内外专家主旨报告、科技专题报告和企业专题报告的形式,分享全球苜蓿产业最新成果,共同探讨饲草产业发展、国内外苜蓿品种特性、苜蓿高质量发展、规模化发展、苜蓿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等内容。
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卢欣石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上,第三届世界苜蓿大会主席,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丹尼尔·帕特南(Daniel Putnam)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教授、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副站长苏红田、中国科学院种康院士、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关龙副处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李拥军副司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刘强德副秘书长先后致辞。
分别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包括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北京林业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正时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玉门市至诚三和饲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优然牧业、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在内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做了精彩的报告。青海省饲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海西州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徐成体研究员号召并带领平台、工作站、科室科研人员、科研助理、在读研究生等数十人在线全程收看了整个会议。
参会人员用心倾听、积极思考、共同讨论,吸收、分享全球苜蓿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会议为我国苜蓿产业总结经验、展示成绩、学术交流、提升创新、开启未来提供了重要平台。结合青海苜蓿生产现状乃至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开展了充分的探讨,一致认为,青海苜蓿饲草发展应紧密结合省情,以打造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位为契机,推进苜蓿绿色生产,努力探索青海高原特色苜蓿生产之路,争取走出一条真正适宜于青海高寒、干旱等气候条件的绿色、高效苜蓿生产之路。
蒲小剑
2023-03-10 16:37:01
2月19日至21日,德令哈市科技特派员001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员徐成体、蒲小剑、范月君等一行人,赴德令哈市服务对象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开展2023年科技服务对接工作。
徐成体带队与奔盛草业公司领导及技术骨干对接2023年科技服务工作。参观了奔盛草原公司试验田、青干草、青贮饲料储藏仓库、机械库的大型生产机械、节水灌溉设备等基础设施情况;考察了奔盛草业4万亩饲草生产基地,查看了今年春季的土壤墒情,土壤含水量等情况,为苜蓿返青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
蒲小剑
2022-09-06 20:17:28
近年来,我省积极大胆创新农业生产托管体系,将农业生产引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智慧农业相结合,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区域农机共享新模式。通过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有效整合土地机械农资等生产要素,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眼下,海西州正值秋收的关键时节,为了让农民早收粮、卖好价,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尕海镇、柯鲁柯镇农户提供收粮托管等一系列服务,助力秋收。由于疫情人员流动受到抑制,我站科技特派员专家组于9月5日晚积极采取线上技术交流、视频指导等措施,为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的领导和员工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技术指导,并详细询问和了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秋季饲草收获情况的影响、饲草收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积极解答燕麦等饲草的田间管理、收获利用及青贮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为企业按时完成秋收工作提供建议和帮助。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徐成体研究员、科技特派员蒲小剑、范月君、芦光新、孙海群、李成智、许存福、张建华、王柳英、王金贵等参加了此次线上会议。
经了解,柯鲁柯镇托管了400亩玉米。9月6日早上,公司员工前往柯鲁柯镇进行青贮玉米的收割工作。适时收割可确保青贮玉米产量和青贮品质保持在较高水平。这种托管模式不仅省时、省心又省力,而且机械化的操作流程也有效的提高了青贮玉米收获的作业效率。
当前正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加大以农业生产托管体系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力度不仅大幅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有效解决了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起到了赶农时、抢季节、降低生产投入的作用,并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保障作业及时性,使得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生产跑出“加速度”,有效推动新时代现代化绿色有机农业生产进入快车道。
拟稿人:蒲小剑 审稿人:徐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