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邓昌蓉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9-07-01
籍贯:青海湟中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化隆回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辣椒、番茄、甘蓝等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专业领域:
蔬菜
服务县(市、区):
化隆县
专业职称:
中级(十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13734665825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95)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邓昌蓉 2023-09-11 16:29:48
    2022年,化隆县001号工作站化隆县昊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引进“蜜桃”品种并筛选出了“北京7号”优异品种并开展示范栽培,由于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未能按计划完成实地考察和技术实训,为了进一步培养“蜜桃”栽培管理人才,001号工作站及时派出人员,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麦积区;平凉市崆峒区、静宁县等地学习相关技术,开展了田间实训,并且与当地资深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4月2日-4日,化隆县001号工作站站长邵登魁带领昊源公司技术人员一行3人,先后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郭家镇、叶堡镇;麦积区中滩镇,实训学习了“蜜桃”芽接苗春季管理技术、“蜜桃”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蜜桃”春剪及疏花疏果技术,与工作站项目聘用专家靳志强研究员做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从基本原理到实用技术对随行技术人员进行了讲解和手把手培训,使技术人员对于“蜜桃”栽培技术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靳志强教授推荐下,4月4日-5日,邵登魁一行又赴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和静宁县考察中位山旱地“蜜桃”建园及标准化管理技术,学习了不同区域的“蜜桃”整形模式与生产要素,为进一步在化隆县甘都镇培育“农旅结合”型果园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邓昌蓉 2023-09-11 16:28:06
    3月17日,001号工作站技术人员在牙什尕镇盘龙曲马村、黄河沿村;甘都镇隆康村和群科镇安达其哈村,共开展示范禾盛209玉米新品种250亩,开展了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玉米高产施肥等技术。

邓昌蓉 2023-09-11 16:24:57
    2023年3月16日-17日,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化隆县001号工作站赴牙什尕镇下多巴二村开展助农物资发放,开展技术培训。 为了促进绿色养殖产业快速发展,化隆县001号工作站提前谋划,从服务“牛肉面”经济产业链的角度扶优乡村产业,从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筛选优质高产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禾盛209”,在开展试验示范基础上,今年以牙什尕镇下多巴二村为核心,辐射周围乡镇村庄,结合特色庭院蔬菜新品种种子种苗提升展示,开展了为期2天的物质配发和技术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月16日,001号特派员工作站邀请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胡小朋老师一行4人,在牙什尕镇下多巴二村发放玉米种子460袋,蔬菜种子150袋,开展了蔬菜病虫害防治、庭院蔬菜有机肥使用、玉米丰产栽培技术等。

邓昌蓉 2023-09-11 16:23:00
    一、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耐弱光、抗病、丰产性好的乐都长辣椒、陇椒5号等做接穗;选生长势、抗病性强的格拉芙特、铁木砧F1、威壮贝尔等做砧木。 二、 栽培季节及适宜区域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主要有2种茬口类型。 1、早春茬 一般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3月中旬开始收获。 2、冬春茬 8月下旬至9月中旬育苗,可在元旦前或春节前上市。 三、育苗 1、用种量 每亩嫁接苗需要砧木和接穗品种种子均为50-100克。 2、种子处理 选用粒大、饱满、色泽鲜亮的种子。用55℃热水(两杯开水加一杯凉水)浸种30分钟,浸种过程中要不断搅动,然后洗去种子表面的黏液,常温浸种6-8个小时,沥去多余的水分,包在湿纱布中,纱布不要包的过严,在28-32℃温度下催芽,每天早晚各清洗一遍种子,种皮张开露芽时播种。也可在除去种子里的杂质后,先用20-30℃清水浸种1-2个小时,用1%的高锰酸钾浸种10分钟,充分洗净后催芽、播种。 3、营养钵育苗 (1)营养土配置 用大田土5份、腐熟有机肥2份、木屑1份、草木灰2份,充分混合,或选用比较肥沃、连续5年未种过蔬菜的田园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过筛后按照6:4的比例混合,每立方米营养土再添加硫酸钾0.5千克,过磷酸钙1.5-2千克。 (2)营养土消毒 每立方米营养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配成水溶液喷洒,拌匀后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 (3)营养钵选择 选用8厘米×8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也可根据育苗数量和场地选择不同型号的营养钵。 (4)育苗方法 营养土装钵,浇透水,点播种子后覆土1厘米,盖地膜。营养钵育苗只针对砧木品种,接穗选用苗床育苗,先将处理后的接穗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然后覆消毒后的细河沙1-2厘米,盖上薄膜。接穗乐都长辣椒比砧木品种晚播6-10天。 4、苗床育苗 苗床土用50%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田园土、10%炉灰混合均匀配成营养土,过筛后铺于宽1-1.5米苗床,厚8-10厘米,浇足底水后,将砧木和处理后的接穗种子分别均匀播撒在各自的苗床上,然后覆盖消毒后的细河沙1-2厘米,盖上薄膜。接穗播种比砧木晚6-10天。 当砧木和接穗真叶长到2-3片叶时分苗,砧木移入营养钵内,接穗移入分苗床内,苗间距离7厘米×7厘米。 砧木长到6-8片真叶,接穗长到4-6片真叶,茎杆半木质化,茎粗2-3毫米开始嫁接。 5、嫁接 (1)嫁接工具 嫁接在温室里进行。嫁接时选用锐利的刀片,用树枝或竹杆做成特制的嫁接刀,刀片钝时及时更换。 (2)嫁接方法 分劈接法和斜切气门芯法。 劈接法:将砧木苗保留2片真叶,用刀横切砧木茎,去掉上部,茎横切面中部向下切入1厘米左右的切口;然后取出接穗苗,第一片真叶以下1厘米处横切,去掉下端,将上部保留2-3片真叶削成楔形,楔形的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对齐后用特制嫁接夹固定好。 斜切气门芯法:将砧木在第一片真叶上部1厘米处30°角向下斜切去头;接穗第一片真叶以下1厘米处30°角向上斜切。选择自行车气嘴上使用的气门芯,气门芯长0.6-1.0厘米之间,先将接穗的斜面一头插入气门芯至中部,然后带有接穗的气门芯一头向下套到砧木上,最后使两个斜切面吻合。在选择砧木、接穗时,尽量选切面处茎粗与气门芯口径相当。 (3)嫁接苗管理 在嫁接操作温室中搭建小拱棚,拱棚地面铺地膜,浇水,盖上塑料膜,四周密闭,盖上遮阳网,将嫁接苗及时移入小拱棚内。 拱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4-25℃,夜间控制在18-22℃。 嫁接苗移入后,前3天拱棚内湿度要保持在95%以上,4-5天不进行通风,密封期后应选择温度及空气湿度较高天气的清晨或傍晚通风,每天通风1-2次,以后逐渐揭开塑料,以防止伤口上的病菌滋生。通风后仍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在伤口愈合期湿度不足时,不能直接喷水,可以采取地面给水的办法增加湿度。 嫁接后3-4天内要全面遮光,防止高温和保持环境内湿度稳定,避免因阳光直接照射秧苗,引起接穗萎蔫,。 10-15天嫁接苗完全成活后,管理方法参照一般育苗的温湿度管理进行正常管理。砧木侧芽生长极其迅速,要及时去掉侧芽,促进接穗的生长发育。 成活嫁接苗待缓苗后去掉夹子,15-20天后即可定植。 四、 整地施肥 定植前1个月重施底肥,并深翻入土,每亩施优质有机肥8000-1000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浇足底水。定植前10-15天扣棚,尽量提高地温,使10-15厘米土壤温度保持在15℃以上。每亩温室用3.5千克硫磺粉和0.4千克敌敌畏与锯末混合均匀,分3-5堆点燃熏24小时,然后放大风。 五、 定植 定植选在阴天、或晴天下午、或晴天温室加盖遮阳网后进行。 采用起垄覆膜,膜下滴灌栽培方式。垄高20 厘米,垄宽60-70厘米,将毛管铺于垄面,正常供水后覆膜。按株行距30 厘米×40厘米在滴灌孔旁定植,每穴栽大小一致的壮苗1-2株,定植后立即浇透水。 也可采用膜下暗灌栽培方式。垄宽70厘米,垄高25厘米,垄中间开25厘米宽,20厘米深暗灌沟,选大小一致的壮苗定植,单株定植株距25厘米,双株定植35厘米,定植后覆膜,垄间距40厘米。定植后浇透水,浇水以多水口、不上垄为原则。 定植后一周内,补苗培土,防止断垄、倒伏。 六、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3-5天闭棚提温,以利缓苗,每天可适当通风,以降低棚内温度,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在16-17℃; 缓苗后白天降至20-25℃,夜温18-14℃,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气温高于28℃通风; 门椒座果后,控制温度25-30℃,夜温18-20℃,相对湿度60-65%。 在维持适宜温度范围内,草帘以早揭晚盖为好,争取植株多见光,使温室内有较长时间光照。为提高温室后部光照强度和地温,在温室北侧和东西山墙可张挂反光幕,早晚卷起,中午前后展开,午间适当通风排湿。 冬季覆盖双层草帘。注意清洁棚面,保持棚膜光洁,增加进光量。进入盛果期要逐步加大通风量,直到完全不用覆盖草帘。 七、肥水管理 定植后至结果前不浇水追肥,促根控秧,当门椒长到3厘米长时,结合浇水第一次追肥,每亩可追施磷酸二铵25千克及钾肥8-10千克。 进入盛果期要根据情况进行浇水追肥,一般7-10天浇一次水,每隔2-4水追一次肥;也可在采摘一层果后追肥一次;每亩追肥量为磷酸二铵15-20千克,钾肥8-10千克。 浇水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不要大水漫灌,水位不过垄面,灌水一定要选择晴天上午,浇水后要注意通风排湿。浇水时间以晴天上午为佳。 盛花期叶面喷0.3%(15千克水中加入45克)硼砂水溶液,7-10天一次。 八、 植株调整 进入盛果期后要逐垄搭架、或逐行吊秧,防止倒伏;及时清除砧木萌发的侧芽,节约养分。 九、主要病虫害防治 1、为害辣椒的主要病虫害 病害有疫病、根腐病、炭疽病、病毒病等。 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等。 2、病害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根茎部患病病株,集中销毁,并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0克)、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0克喷雾防治病株及其周边土壤,防止病菌再次浸染。 (2)疫病:门椒开花期是防治疫病的关键时期,因此,这时可在植株茎基部和地表喷洒药剂,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0克)、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0克)喷雾防治初浸染;进入生长中后期以田间喷雾为主,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8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25-18.8毫升)、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0克)、或25%瑞毒霉(甲霜•锰锌)可湿性粉6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25克)等药剂喷雾或灌根防治,每隔10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次。 (3)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l0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15-30克),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0克)灌根,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次-3次。 (4)炭疽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1:1:200倍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25克)、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7.5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7.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7.5克)、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0克)、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25-18.8克),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800倍-15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18.8-10克),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5)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牲粉剂4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7.5克)、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15克)、或2%宁南霉素200倍-250倍液(15千克水兑药75-60克)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3、虫害防治 (1)设置粘虫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潜叶蝇,每亩温室挂规格为25厘米×40厘米粘虫黄板30-40片,同时温室通风处加装防虫纱网。 (2)蚜虫、白粉虱 发生初期开始,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7.5克)、15%保丰(吡虫啉•杀虫单)20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7.5克)、或2.5%功夫乳油50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毫升)等药剂喷雾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连续3次。 (3)潜叶蝇:用73%克螨特乳油2000倍-25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7.5-4毫升)、或1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3克)、或48%乐斯本乳油600倍-800倍液(15千克水兑药25-18.8毫升)喷雾防治,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十、适时采收 门椒、对椒应适当早收,以免坠秧影响生长。此后,在果实充分膨大,果实变硬后采收。

邓昌蓉 2023-09-11 16:21:40
    一、2022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1、“蜜桃”品种及技术引进示范 从甘肃省天水市引进“北京7号”、仓方早生、大久保、绿化9号、莱山蜜等“蜜桃”新品种7个,优选出“北京7号”、“大久保”为本地主栽品种,引进优势品种苗木共1500株,在化隆县甘都镇隆康村昊源公司基地开展示范园建设7亩,开展相应技术服务30余次;聘请天水市农科站专家进靳志强研究员开展专业指导。 2、玉米品种及技术引进示范 引进禾盛209、敦玉260、吉耘816、玉研721、玉源7879、屯玉168等粮饲兼用玉米品种11个,在甘都镇、群科镇、牙什尕镇选择不同海拔和灌溉条件的试验片区3个,开展试验示范示范47亩,优选出粮饲兼用玉米品种3个、(禾盛209、屯玉168和禾盛219),青储产量分别为7.22吨、8.98吨和6.80吨,粮饲生产效果显著。 3、蔬菜品种及技术引进示范 为化隆县昊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引进油靓50、油靓60、油靓418等油绿色早熟结球甘蓝新品种3个;引进千禧一本、百亩田、晚抽一本、优选大通鸡腿葱等大葱品种4个。 二、2023年计划开展工作 (一)技术服务内容 1、在昊源公司基地继续跟进“蜜桃”新品种标准化建园技术示范,引进优质嫁接芽苗1500株,开展相应的技术服务; 2、在化隆县沿黄谷地台地区域大面积开展优选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禾盛209”、“屯玉168”等新品种示范栽培,计划示范面积2000亩; 2、在牙什尕镇或甘都镇选择合适基地,开展“软枣猕猴桃”、“北早蓝莓”等特色高附加值果品标准化栽培技术引进与示范; 3、配合“拉面经济”在化隆县沿黄谷地地区开展青线椒1号、青线椒3号等特色制干辣椒新品种育苗移栽与高效生产技术示范30亩。 (二)管理机制创新 1、建立科技特派员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将年度常规任务和个人特长关联的服务内容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半年督促检查和年底考核的依据,加强管理; 2、将技术服务的物化产品供给情况作为技术落实的指标,对服务经费的落实做了比较明确的要求; 3、尝试建立企业-站长-县管理部门联动的特派员服务数量/质量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