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李宗仁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3-06-01
籍贯:青海民和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农作物新品新技术试验示范
专业领域:
农学
服务县(市、区):
民和
专业职称:
高级(三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大学
办公号码:
09715318560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86)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李宗仁 2022-10-24 15:06:27
     针对工作站山野菜蒲公英栽培,特别是秋季采收期病害广泛发生的栽培问题,工作站一行人于2022年8月27日下午前往青海千紫源农业科技博览园开展实地调研,了解病害发生时期,病害流行规律。 李宗仁教授指出要从实地调研出发,结合实验室检测,开展病原鉴定,提出病害防治的有效思路,并特别强调要重视绿色防控技术的开发与提出。团队中主要从事品种开发的徐庭亮博士对园区主栽品种的品种来源、种植日志进行了咨询和了解。祁鹤兴博士主要从事病原鉴定和深谷防治技术研发,其重点关注了蒲公英叶部病斑性状、大小与特性,并对共生植物是否存在相同病害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性的采集病斑样品,她说:欧供应作为广泛分布的药食同源植物,其抗性及适应性在理论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但在人工栽培种出现的这种病害大面积发生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区别于野生状态下的水肥管理、种植密度以及伴生物钟的情况所导致的,因此要想在人工栽培山野菜蒲公英过程中避免非正常病害的传播,要重视栽培管理措施,尽可能避免为病原的滋生和病害的流行提供空间,祁博士表示,后期将持续关注病害的流行性学相关的动态,并将在实验室看展病原菌分离和盛放策略的研究,一起为青海千紫源农业科技博览园山野菜人工种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工作站魏廷珍表示,针对栽培环境,通过对园区不同地块蒲公英病害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明确暗示了人工栽培条件下的高密度栽培和多水肥供应可能是诱发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经讨论,团队所有成员均表示,病害的广泛发生的解决对于青海千紫源农业科技博览园的山野菜产业的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作站成员均表示,将竭尽全力,为园区山野菜蒲公英的高产开发和绿色栽培献计献策。助力乡村振兴,为青海千紫源农业科技博览园在湟中区的带领作用的辐射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宗仁 2022-09-30 09:54:18
    半年来,在省科技厅、湟中科技局的指导帮助下,本站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青海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开展特派员工作站各项工作。现将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见附件)

李宗仁 2022-09-29 11:46:35
    结合当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内容,撰写阶段性工作总结。

李宗仁 2022-08-04 09:01:06
    协助园区完成项目验收,并取得省级科技成果。

李宗仁 2022-06-17 09:57:11
    针对湟中区承担的《县域创新驱动建设示范》项目书内容进行整体性规划和调整(线上形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