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
特派员咨询
平台统计
政治面貌统计
性别统计
领域统计
职称统计
工作站分布
特派员分布
工作站工作动态统计
特派员工作日志统计
在线服务统计
平台资源统计
平台使用量统计
平台查询
特派员
工作站
下载中心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杨国柱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3-12-01
籍贯:山东
政治面貌:无党派人士
指派县:
同德县
所属工作站:
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贵德县中基新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湟源国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工作单位:
青海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农业推广,饲草种植管理
专业领域:
草业科学
服务县(市、区):
海南州同德县
专业职称:
三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大学
办公号码:
09715318715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68)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杨国柱
2022-11-01 11:08:32
一、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评价 1.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 1.1垂直结构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分层现象,也称为群落的成层性[1]。例如,松嫩平原上比较复杂的羊草+杂类草草甸,其地上部分可分为三个亚层:第一层高50~60 cm,主要由羊草、野古草、牛鞭草、拂子茅等中生根茎禾草组成;第二层高25~35 cm,主要由水苏、通泉草、旋覆花等中生杂类草组成;第三层高5~15 cm,主要由蔓委陵菜、寸草苔和糙隐子草等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不仅表现在地上部分,地下的根系也有明显的分层性[2]。不同种类的根系可分布在不同的土层深度。在干旱的荒漠草原或沙地草地群落中,某些植物的根系可达数米深。但是,最大根量仍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这与土壤养分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关。 1.2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水平空间格局[3]。由于环境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差异、动物的行为影响等原因使种群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有所不同,种群的水平空间格局大致有三种类型: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4]。草地生态系统中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均匀性,如小地形或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人为影响、动物影响(如挖穴)以及其他植物的积聚性影响(如草原上的灌木)等,草地植物群落往往在水平空间上表现出斑块相间的镶嵌性分布现象,即群落的镶嵌性[5]。每一个斑块是一个小群落,它们彼此组合形成群落的镶嵌性水平结构,是成群型分布的一个典型体现。灌丛化的草原就是群落镶嵌性分布的典型例子。在这些群落中往往形成直径1~5 m的圆形或半圆形的灌丛匠阜,在灌丛内及周围伴生有各种禾草或双子叶杂类草,组成小群落[6]。这些小群落内部具有较好的养分和温湿条件,形成一种优越于周同环境的局部小生境。因此,小群落内的植物往往返青早,生长发育好,植物种类也较周围环境丰富,有的甚至可以生长一些越带分布的植物。 1.3时间结构 生态系统形态结构的另一表现是时间变化,即时间结构[7]。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季节,同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着有规律的形态变化,草原生态系统也不例外。在温带草原群落中,由于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其外貌形态变化也十分明显。早春,气温回升,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草原出现春季返青景象。盛夏季节,水热充沛,植物开始繁茂生长,百花盛开,色彩丰富,出现五彩斑斓的华丽景象。秋末冬初,植物地上部分开始干枯休眠,呈红黄相问的景观[8]。冬季则是一片枯黄或是被白雪覆盖。草原上的动物随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例如,大多数典型草原上的鸟类在冬季来临都向南方迁徙;热带草原上的角马在干旱季节要跋涉上千里往水草丰美的地方迁移;一些草原啮齿类动物在冬季要进入冬眠[9]。 2.功能评价 高寒地区具有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强、生长期短等特点[10]。高寒草地植物基本由超旱生、耐寒温、叶退化或特化、植株多为垫状小半灌木组成,叶小而质厚,群落中植物种类十分稀少[11]。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保护生态环境、生产草畜产品和维持牧民生活的功能[12],即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三生功能”,见图1):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包括气候调节、养分循环与贮存、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侵蚀控制、废物处理、滞留沙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为生命系统提供各种消费资源,是其生产属性的具体反映。主要包括家畜生产、草产品和药用植物等。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活功能是对草地社会属性的具体反映。是“人一草一畜一生态一文化”有机结合的载体。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活功能主要包括经济保障、文化传承和休闲旅游等功能[13]。由于高寒地区既是气温较低的寒区又是降水较少的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风沙化、荒漠化。高寒草地植物在长期的演化中,不断适应高寒(旱)的生长环境,表现出枝矮、叶小等特性,但对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重要作用[14]。青藏高原的这种高寒草甸由于草质柔软,营养丰富,食口性强,是很好的牧场,家畜也很具特色,牦牛、藏羊是其代表。同样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农轻牧,以及重家畜而轻草场的观念与政策,所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草地生态系统是指在中纬度地带大陆性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多年生耐旱、耐低温、以禾草占优势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指的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生产者的陆地生态系统[15]。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保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草地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生态平衡、地区经济、人文历史具有重要地理价值[16]。
杨国柱
2022-11-01 11:06:23
一、草场出现黑土滩的原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过度人为影响,黄河源区高寒湿地、草甸发生退化,局部草甸出现破碎化、岛屿化,退化为成“黑土滩”,导致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土壤碱化、旱化,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与人类生产活动。草地退化导致黄河源区植被覆盖率不断降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壤的水分涵养能力日益薄弱,土地出现有沙化的趋势。 (1)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面临严重生态恶化的困境,部分高寒草甸和湿地地区的草场植被严重退化,出现了大量斑块状的黑土滩,甚至演变为沙地。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水资源减少,出现土地沙化的现象,原因从人为和自然两个角度分析。随着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大,降水量减少,草甸和湿地逐渐干涸,植被退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土地沙化严重[5]。从人为角度分析,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例如超载放牧,采挖中药,导致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出现土地沙化现象。青藏高原近些年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人类活动逐渐增多,生态环境压力增大,造成植被破坏[6]。 (2)过度放牧,牲畜对草场的啃食超过植被的生长速度,草场压力较大。牧草恢复的速度较慢,优良牧草数量减少,牧草种类单一。没有植被对土壤的改善作用,土壤紧实,土质恶化。植被消失导致沙漠化,蒸发量增大,土地盐碱化现象加剧[7]。 (3)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生物等角度分析。全球变暖首先造成的影响是,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导致气候趋于干燥。水分条件变差,植被退化,草场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分和植被的减少影响了土质情况,导致土壤退化,出现黑土滩,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8]。全球变暖,冻土融化,土地退化。 (4)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需要从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首先控制牲畜数量,合理规划载畜量。种植牧草,提高牧草的恢复力。严禁滥采滥挖,减轻对植被和土地的破坏。改变旅游开发方式,发展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做到兼具开发保护[9]。制度方面,健全法律法规。科技方面,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技术手段治理。 二.黑土滩治理对策措施 因地制宜的制定技术路线,按照分级分类的治理原则,全面开展黑土坡治理、提高黑土坡治理的规模、探索黑土坡治理的新模式,切实改善区域内草场退化的情况。 (1)加大黑土滩治理投资力度,治理黑土滩、黑土坡治理、多年生人工种草、补播改良及沙化等内容。通常黑土滩的土壤肥力都比较差,但是地势平坦的土壤便于进行机械作业,可以加快种植效率,使其快速的恢复生态功能[10]。针对青海省玉树州的土地状况,对草种的选择通常有多叶老芒麦、冷地早树禾、星星草、垂穗披碱草等,对这些草种的种植应根据草场的范围选择具体的量,还需要结合它们的生物学和植物学特性进行群落分配[11]。加强草地鼠、虫害的监测,适时组织群众灭鼠、灭虫、清除草地毒杂草,使植被尽快得到恢复。 (2)探索黑土滩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对治理区牧草实行返青期禁牧措施保障牧草返青期的充分生长,制定严格的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使治理区域牧草得到科学利用,直至达到天然草地状态。在对草场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科学地制定草场载畜量,进而使草地的生产力能满足载畜能力要求[12]。在确定载畜量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最佳放牧牲畜量及草地生产力,进而能保证生态的稳定恢复。根据 草地产草量核定草场等级与载畜量,实行以草定畜, 以草配畜,以草布畜,制定严格的草地管理、保护、建 设、除害灭鼠等制度,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针对一些难以恢复的草地应整体搬迁,防止牧民过度破坏草地,难以恢复草地植被。要让牧民从草场中搬迁出来,需要政府出面为他们提供安置的地区及生活补助,防止他们在短期内重新回到承包草场进行畜牧业生产工作。 (3) 加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研究,摸清自然和人为干预状态下黑土滩退化草原的植物变化规律,开展地形复杂地区黑土坡治理技术研究[13]。加强天然草地的科学管理,优化草地生产结构。为防止草地退化和“黑土滩”蔓延扩大,应以合理 利用天然草地、优化草地生产结构、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和生产性能为突破口。要做好黑土滩防治工作需要加强对鼠害的防治工作。在防治过程中,需要结合多种防治措施,如机械防治、生态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等,从根本上控制鼠害数量,降低鼠害对草场的危害[14]。在防治过程中,也能有效提高草场恢复效率。
杨国柱
2022-11-01 10:59:58
合作社种植图片资料
杨国柱
2022-11-01 10:57:40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紫花苜蓿即将返青。头茬草的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以上,做好紫花苜蓿春季田间灌溉,将是全年获得高产的关键。越冬后大多数苜蓿田普遍存在干旱、表层土壤板结、肥力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紫花苜蓿的返青、头茬草的产量和质量,所以春季紫花苜蓿的灌溉管理尤为关键,要使苜蓿种植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必须加强紫花苜蓿的春季灌溉。青紫花苜蓿返青时,要及时追肥浇水。紫花苜蓿田施肥以磷、钾肥为主,每亩追施磷酸二铵复合肥10~15kg为宜。追施时一定要结合春灌水,以促进返青后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返青期和分枝期各浇水1次。对于上一年秋播的紫花苜蓿,因根瘤的固氮作用还没有达到最高峰,所以需增施一定量的氮肥,加快返青后植株生长。要防倒春寒。早春返青时,要密切关注天气,遇到倒春寒,适时灌溉解冻水减轻冻害。有条件的地区或小面积地块,可采用覆地膜或秸秆等方式预防冻害。
杨国柱
2022-11-01 10:42:00
菌草种植
«
1
2
...
14
15
16
17
18
19
20
...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