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宁
2022-10-31 21:51:25
本工作站科技小院的建设也因本着“以人为本”“安居才能乐业”的方针去分批分期的来建设!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小院的建设举措是对习主席关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最大”指示精神和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后的升级版“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和创新!也是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和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中的青海版的科技举措和智慧分享!本工作站小院建设建议:必须要立足于“四个面向”,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和高质量!突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本工作站小院总造价初步估计,达到了一千万元以上,可以按3-5年的时间,分轻重缓急逐步建成!希望在同德县科技小院建成后,能成为农牧业、农牧民和乡村振兴战略乃至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永久牌堡垒和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
田海宁
2022-10-31 21:50:43
3.今年将我团队接力育成的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的系列技术成果在该合作社进行重点集成与示范!建植青大1号紫花苜蓿人工草地30亩,开展从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草捆加工—藏羊(牦牛)育肥—牛羊粪便回田各个环节的观测和研究!力争进一步取得青大1号紫花苜蓿,从种、管、收到藏羊(牦牛)的饲养转化再到牛羊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整个生态循环产业链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更深入探讨和挖掘生态草地畜牧业高质量的发展手段、方法和规律,为如何进一步将农牧民一、二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农牧民真正能够寻找出一条依托传统产业提升效益的增收致富之路!
田海宁
2022-10-31 21:49:53
2.青大1号紫花苜蓿在海拔3200米海南州刚察县三角城种羊场和共和县的上梅村等示范基地等地种植近2000亩,2013年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甘肃省古浪县古丰乡王府沟村的山区旱作退耕坡地上,种植青大1号紫花苜蓿近2万亩,生长第二年成活率达90%以上,第2年到第6年平均亩产青干草500到800公斤,相当于天然草地产草量的20-40倍,苜蓿的粗蛋白含量比天然草地牧草的高2-5倍。取得了显著生态和经济效益。农牧民种植青大1号紫花苜蓿,每亩增收达200元至400元。
田海宁
2022-10-31 21:48:42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又要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希望本届论坛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主题,深入研讨、集思广益,为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努力探索实现物质丰富、社会稳定、政治平等、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之路。“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今天,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压力正在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大题、难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追求,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届国家公园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为根本遵循发布《西宁共识》,强调“保护自然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义务和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良好的自然生态是全人类共同的生存基础,建设好每一个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都是对全球生态的巨大贡献。保护自然生态人人有责、国国有责。”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一优两高”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着力构建以产业“四地”为主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都需要落实《西宁共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密切合作交流的同时,与时俱进推动《西宁共识》走深走实,让《西宁共识》不断绽放出时代的光彩。同时,要把国家公园建设得越来越好,将首个国家公园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自然保护地典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做出青海贡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加强青海湖、祁连山景观保护地体系建设项目”,有利于青海借鉴、转化和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外资项目在创新管理模式、监测评价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探索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探索和尝试可复制、可推广的参与式保护地管理和国家公园建设新的思路和模式,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地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田海宁
2022-10-31 21:47:52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必须坚定地扛起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责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一切产业、经济活动都必须有利于促进生态良性发展,举全省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我们要坚持以贺信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全面把握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大逻辑,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