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本国俊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8-06-01
籍贯:青海互助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互助土族自治县畜牧兽医站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八眉猪高效健康养殖
专业领域:
畜牧兽医
服务县(市、区):
互助县
专业职称:
高级畜牧师(六级)
服务单位名称:
互助土族自治县畜牧兽医站
办公号码:
09728329225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05)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本国俊 2023-10-30 16:00:23
    2023年9月22日,互助县001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中南民族大学在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开展了八眉猪肉新产品的研发。工作站选用八眉原种猪、二元猪、三元猪共计3头,进行了精分割,按不同肥瘦比制作了不同风味腊肠,同时制作了腌肉;经过一周时间的晾晒,腊肠和腌肉呈现浓郁的香味,取得良好效果。

本国俊 2023-10-26 09:11:19
    仔猪腹泻是导致仔猪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和饲养管理等因素。其中病毒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最为严重,对仔猪具有高致死性,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病猪和隐性感染的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一般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健康猪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发病。为加强猪场仔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控,2023年10月13日,互助001号工作站团队成员王光华博士从八眉猪场采集了30份仔猪腹泻粪样,开展病原学检测,为仔猪腹泻病的精准诊断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经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30份样品中,15份存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18份存在猪环曲病毒(PToV),其中6份样品同时检测到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环曲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该病传染性强,尤其感染2周龄内仔猪,死亡率高,且临床上与其它病毒性腹泻很难鉴别,防控难度较大。猪环曲病毒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一种重要病原,在腹泻仔猪样品中发现率较高,并且该病原存在人畜共患的风险,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这两种病原的检测和早期鉴别诊断对于仔猪腹泻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及时接种疫苗,调整猪舍通风系统,做好温度控制,加强综合管理,特别是饲养管理工作。猪场兽医面对猪病的预防,要加强责任意识。各个圈舍的门口,主要道路经常性铺撒生石灰,设置消毒设施,对车辆及用具要进行消毒处理,对这类疾病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降低和避免疫病的发生。

本国俊 2023-10-19 12:12:21
     2023年9月18日,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王磊副研究员自主研发的“益康泰”复合型青贮菌剂举行现场发布会,联合互助县001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各州县畜牧兽医站在西宁市湟中、湟源、大通,海东市互助、平安、乐都、民和县,黄南州同仁县及海西、海北州进行示范推广,其中青海省牧科院院长刘书杰研究员,西宁市畜牧兽医站张成图研究员、湟中区畜牧兽医站张焕邦、陈永祥两位站长、民和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李荣主任,莅临现场指导;参加现场发布会的企业、合作社及家庭牧场有30余家。王磊副研究员从青贮菌剂的研究背景、应用效果及使用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并邀请往年使用过该菌剂的民和县明浩养殖专业合作社代表韩得胜、海东市乐都区卓仓宗泰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代表雅公保进行了青贮菌剂效果的分享,其中雅公保说到“去年,我用王博士提供的菌剂发酵处理玉米芯后,大大提高了玉米芯的消化率,粪便里没消化完的白渣渣不见了,犊牛腹泻的情况也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真的是好东西,所以今天我早早上来领来了”。今天,根据各单位青贮草的数量免费发放了200桶,能够满足20万吨青贮饲料的压制。通过菌剂的研发及成果转化为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体现出了共产党员为民做实事,把成果写在大地上的使命担当

本国俊 2023-10-19 11:54:52
    2023年7月10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之“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以“解民生、治学问”为主题,鼓励青年研究生不断创新技术与模式,将课堂知识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让科技小院在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互助县001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派驻2名研究生进入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生产一线,结合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践。试验期间每天分三个时间段进行定量饲喂,并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提取物花青素、菊苣酸,不定时巡视圈舍,观察仔猪采食状态、生理状况及腹泻情况,晚上收集料槽中剩余的饲料,计算采食量并收集粪便样品待测。 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添加花青素、菊苣酸可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日增重,生产性能,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及饲料报酬,同时降低畜禽氮、磷排放及畜舍氨气浓度,改善畜禽的养殖环境。 进一步研究发现花青素和菊苣酸均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并抑制脂肪的合成,为八眉猪生产过程中的减抗替抗及生产瘦肉型商品猪提供新思路。 通过此次实践,学生熟悉了养殖场全部的生产流程,实地观察了猪场的布局,加深了对环境卫生学课程的理解;通过观察学习猪场的免疫消毒程序及细节,学生接触到一些在猪厂常见的猪疾病及解决方案。学生在养殖场接触养殖工作,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专业技能及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加了实践经验。切实践行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畜牧业科技理论认知和实践技能,培养其知农爱农情怀。

本国俊 2023-08-01 09:09:12
    在武汉开幕的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中怀进鹏指出,要深入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记“国之大者”,高站位谋划、高起点推动、高标准建设高等教育这个龙头。同时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巩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协同合作的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三农”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农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一批知农爱农、掌握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研究生。引导广大研究生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互助县001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派驻2名研究生进入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生产一线,结合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为期2个月的生产实践,利用营养调控技术,通过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黑果枸杞花青素、菊苣酸以提高仔猪抗应激能力、改善肠道功能,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为八眉猪生产和标准化养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依托。通过生产实践,深化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获取、掌握生产现场相关知识,实现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在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事业心、责任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