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
特派员咨询
平台统计
政治面貌统计
性别统计
领域统计
职称统计
工作站分布
特派员分布
工作站工作动态统计
特派员工作日志统计
在线服务统计
平台资源统计
平台使用量统计
平台查询
特派员
工作站
下载中心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郑淑霞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9-10-01
籍贯:河南省新乡市
政治面貌:九三学社社员
指派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所属工作站:
大通县东峡林场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开展森林培育方面的技术指导及培训服务:包括造林技术、森林抚育技术、森林防火技术及低效林改造技术等。
专业领域:
森林培育
服务县(市、区):
大通县
专业职称:
副高(五级)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办公号码:
0971-5312577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21)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郑淑霞
2023-05-22 22:03:45
大通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张锦梅和技术负责人郑淑霞参加了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由青海省科技厅主办,青海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办的“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集中培训班”。培训期间,进行了“云南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培育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活力”等7个专题的系统学习;观摩了“云南博物馆”、“昆明斗南花卉小镇”等5个现场教学点;张锦梅站长做了关于培训心得的会议交流发言。
郑淑霞
2023-05-22 22:01:23
大通县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张锦梅和技术负责人郑淑霞参加了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由青海省科技厅主办,青海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办的“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集中培训班”。培训期间,进行了“云南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培育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活力”等7个专题的系统学习;观摩了“云南博物馆”、“昆明斗南花卉小镇”等5个现场教学点;张锦梅站长做了关于培训心得的会议交流发言。
郑淑霞
2023-04-03 11:06:42
科技特派员团队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和丰富的高原特色种质资源,在充分研判地域气候特点基础上,选用20~30年树龄牡丹、高接优良品种丁香和芍药共六十二株,进行科学种植,确保成活率和美化效果,从而巩固“美丽寺院”共建成果。
郑淑霞
2023-03-24 11:18:45
调研组成员实地走访了东峡高速公路出口主要节点和广惠寺,对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初步制定了项目规划。
郑淑霞
2023-03-05 16:41:02
大通县科技特派员004号工作站就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大通科技特派员004号工作站经过一年的基层科技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工作站根据存在的问题,围绕如何持续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激励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热情,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工作服务,特对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和思考。 一、科技服务工作进展成效 2022年度,004号工作站针对青海大通东峡林场的科技需求,开展了两方面的科技服务工作:第一,小檗属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育苗技术试验工作。其中,在互助北山收集了小檗属种源,包括直穗小檗苗木100株,直穗小檗种子1份,秦岭小檗种子1份。在大通东峡收集了匙叶小檗、鲜黄小檗和直穗小檗种苗各100株,种子各3份;另外在大通东峡林场和西宁市林科所系统开展了小檗属树种无性繁殖试验;第二,开展了新型除草剂应用试验。针对东峡林场苗圃地杂草多,人工除草资金投入大的实际情况。工作站主动协助服务单位解决实际困难,购买新型除草剂(苗安静)进行苗圃实地化学除草试验。分别以将地上部分割除,在割口处喷施、在杂草上直接喷施两个试验处理,以人工除草为对照,试验效果显著,2023年将进行大面积喷施,降低苗圃除草成本。 二、 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科技优势,拓展技术服务范围 经过一年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对服务单位---大通东峡林场的帮扶已走上正轨,2023年拟派遣5个科技特派员按照计划正常进行科技服务。希望双方能找到更多的切合点,聚焦共同的切合点,依据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围绕中心问题,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力量,更进一步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全体科技特派员的创造力,工作站拟根据自身在良种、良法方面的技术优势,将东峡镇纳入服务范围,和西宁市林草局联合,根据田家沟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共同将田家沟村打造成青海省生态旅游示范村。 三、对今后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农林业生产和科研技术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站人才优势,重点培养当地技术人员,着力培养服务单位职工及本地区高素质农民,将其培养成技术专家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带头人,完成乡村振兴工作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使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开展。 2、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立足特色资源,营建品种杏树林,发展经济林产业,带动村庄更好发展。二是在服务地区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根据服务地区特点,成立生态旅游公司和农特产品生产及营销中心,利用集体经济平台,带动本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形成生态优先、能人带动、共同富裕的格局。 3、以生态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密切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充分利用乡土树种资源优势,营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优良景观群落,建立生态功能稳定、景观优美、效益显著的森林景观,提升村风村貌,打造和谐、宜居、幸福、美丽乡村。 4、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推广具有宗教文化的丁香品种入寺入院,宣传丁香文化,讲好丁香与寺院的故事,以丁香姿态端秀、花色淡雅、香气馥郁的特点营造清、幽、雅、静的寺韵。
«
1
2
...
13
14
15
16
17
18
19
...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