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杜晓刚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7-09-01
籍贯:甘肃临洮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门源回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门源回族自治县农牧水利综合服务中心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服务内容:1、香菇种质资源引进及鉴选;2、优异种质资源本土驯化;3、香菇定向出菇高效栽培技术研发集成;4、香菇工厂化种植生产技术研究;结合服务内容和目标等,及时并定期入驻服务依托单位开展现场指导、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等服务工作。
专业领域:
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县(市、区):
门源回族自治县
专业职称:
农艺师(十级)
服务单位名称:
门源回族自治县农牧水利综合服务中心
办公号码:
09708612669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90)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杜晓刚 2023-11-06 09:17:09
    青稞穗蝇青稞穗蝇俗称囊胎、蘑菇头、白头发等,以脑山阴坡和潮湿的川水地区危害较重。主要危害青稞,其次为小麦、燕麦等。以幼虫危害,依次入侵早晚,可造成三种不同被害状:幼虫在抽穗前侵入幼嫩小穗危害,造成不抽穗;幼虫在麦穗抽出叶鞘时侵入,则危害穗的下部,形成半抽穗;入侵较晚,穗子可全部抽出,但上部不结实。 1、形态特征成虫:体黑色,长5-6毫米,翅展10-11毫米,是一种中等大小的蝇类。头和胸部暗灰色。触角黑色,芒具极短茸毛。腹部黑色,末端稍尖,椭圆形,生殖器位于末端。翅具紫色光泽,前缘基鳞、亚前缘骨片、腋瓣、平衡棒均为淡黄色。中、后足基节暗色,其余各节均呈黄色,后足腿节尤其明显,前足腿节前面的黑鬃7-11个。腹呈圆柱形,具薄的淡灰粉被。卵:长椭圆形,一端稍尖,长1.3-1.5毫米,初产乳白色,渐变为淡褐色。上面有一条纵沟。幼虫:黄白色,长圆锥形,老熟后长6-7毫米,末端有一突起。无足,为模式蛆状幼虫。前气门两分叉,每一分叉有6个呈树枝状排列的指状突;后气门近圆形。蛹:纺锤形,长5毫米,褐色,前后端各有两个突起。 2、防治方法 (1)早播和选种早熟青稞品种,可避过青稞穗蝇的危害。 (2)药剂防治:在成虫发生初期和盛期,可用4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3)土壤处理:可用75%辛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20-25公斤,用细干土,拌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随即耕翻耙平,以杀灭土中幼虫、蛹和初羽化的成虫。

杜晓刚 2023-11-06 08:52:41
    青稞的黑穗病有坚黑穗病和散黑穗病两种,我县黑穗病发病较多,发病程度也不同,此病主要为害穗部。抽穗前无明显症状,病株抽穗早于健株,病株初期外面包有一层灰色薄膜,抽出的穗是充满黑粉的病穗并不是正常的麦穗。薄膜破裂后黑粉借风传播,一般一株发病,主茎穗和分蘖穗会变成病穗。 防治方法:(1)用1%的石灰水浸种,取生石灰0.5公斤,加50公斤清水,拌匀过滤,可浸种25公斤。水温30℃时浸种24小时,27-28℃时浸种48小时,25℃时浸种60小时。(2)多菌灵浸种或闷种,用0.1%的多菌灵药液,浸麦种70公斤,浸36-48小时或用500克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公斤拌匀喷洒在125公斤麦种上,堆闷6小时后,待药液被种子吸干后即可播种。

杜晓刚 2023-11-03 17:35:19
    青稞云纹病症状:青稞云纹病主要危害叶及叶鞘,病部初为白色透明小斑,以后逐渐扩大,由青灰色变为淡青褐色,边缘深褐色,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多时,合并形成明显的云纹,叶片枯黄,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一层灰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此病多发生在青稞分糵期,抽穗后气温升高,病情显著减轻。 青稞云纹病防治方法: (1)消灭菌源深耕深翻促进病残组织的分解,减少病源。 (2)开沟排水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可提高土温,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减轻病害发生。 (3)药剂防治在有条件的地方,当初春病害发生并有流行趋势时,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

杜晓刚 2023-11-03 17:30:00
    青稞条纹病防治主要方法:种子带菌是传病的主要菌源,因此把好种子关,是防治的关键。 (1)选用无病良种发病较重的地区,应严格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的良种,并注意选用抗病力较强的丰产品种。 (2)种子处理①将种子先用冷水预浸4-5小时,然后在52℃温水中浸5分钟,浸后立即将麦种摊开冷却,晾干。②将1.5千克生石灰加清水50公斤,搅拌澄清后取上清液适量,浸种30公斤,浸种期间不要破坏液面上的薄膜,浸种1-2天,晾干后播种。③将种子量的万分之一的80%402抗菌济兑少量水,均匀地喷洒在种子上,堆闷24小时后晾干播种。(3)改进耕作、栽培技术①适时播种,适当浅播,尽量在土温15℃以上时播种。②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过多施用磷肥。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麦苗早发,适当增加氮肥,促进生长。(4)药剂防治在抽穗前结合防治赤霉病,进行喷药保护,对防治穗部感染,减轻次年发病有一定作用。可使用的药剂有:0.5%二销散水溶液,每亩100-150公斤;50%可湿性多菌灵500-1000倍液,每亩75-100公斤。

杜晓刚 2023-11-03 17:25:28
    青稞防治菊科杂草 待马刺盖、苦苦菜等菊科杂草完全出苗,亩用75%龙拳9-10克或二氯吡啶酸(毕克草2号)25毫升,兑水15-30公斤,均匀喷雾。75%龙拳9-10克或二氯吡啶酸(毕克草2号)对多种菊科恶性杂草有特效,如小蓟、大蓟、苦苦菜等,在杂草3-6叶期喷施为最佳喷药时期。豆类作物、马铃薯、莴苣对龙拳、毕克草敏感,施药时避免误喷或雾滴漂移到这些敏感作物上。苗期施药后不足3小时降雨会对药效有影响,必要时补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