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戈平
2023-10-12 09:26:04
大通2号站拓展服务
2023年10月9-10日,大通002号站特派员马利青、简莹娜、李秀萍、闫凤祥、侯建、王戈平、李国平、刘虎寿前往大通县存军牛羊养殖基地和大通德源农牧有限公司进行科技服务。
大通县存军牛羊养殖基地牛群育肥为主,专家团队询问疫病及疫苗注射情况,该基地牛群疫苗注射口蹄疫、羊痘。主要圈舍养殖,其它疫病较少,养殖饲草料主要草捆和青贮饲料,饲草料基本从外面运进来,草料的储备是该养殖基地的最大困难,青贮压得不够实,效果不太好,建议,以后青贮草料要更加细心,注意细节。牛粪的堆积发酵,牛粪粗纤维较多,堆积发酵效果不太好,同时,做成有机肥成型太差,团队积极想办法,牵线搭桥介绍堆肥方面的专家,为企业办实事。
大通德源农牧有限公司以羊群繁育为主,种公羊为欧拉羊,母羊为经产纯种湖羊,该养殖场以羊群的繁育为主,2017年开始养殖,种公羊40只,母羊1800只,羔羊4000只,是漏粪板板床养殖,杂交一代已产羔,杂交产羔率不行,实行3年5胎,母羊不纯,建议,种公羊一定要布病等疫病的检测,多胎母羊多观察,羊羔吃不饱,及时人工饲喂。同时给企业联系优质的种公羊和品质较好的纯种湖羊,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介绍了样的同期发情,配种等内容,让企业负责人接收先进的科技,在企业规划时有思路。
王戈平
2023-09-18 09:44:28
为民服务,疫病检测
2023年9月8日,大通002号科技工作站团队成员李国平、刘虎寿前往大通县东峡南滩村采集牛羊粪样品、血样品、鼻拭子样品,马利青、李秀萍、胡勇、简莹娜、王戈平进行腹泻疾病检测。
李国平、刘虎寿前往大通县东峡南滩村采集牛羊粪样品、血样品、鼻拭子样品。马利青、李秀萍、胡勇、简莹娜、王戈平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腹泻样品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方面进行检测。粪样品蔗糖漂浮法纯化,显微镜观察寄生虫及虫卵的情况,同时粪样品接种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染色镜检等工作,血液样品和鼻拭子样品提取DNA和RNA,进行PCR检测病毒等工作。
王戈平
2023-09-18 09:41:59
疫病宣传,助力乡村发展
2023年9月4日,大通002号科技工作站团队成员李国平、刘虎寿前往大通县多林镇马场庄村开展布病和结核病的疫病宣传,助力乡村发展。
布病、结核病对家畜牛羊危害较大,布病主要影响猪、牛、羊,会导致发热、关节炎、乳腺炎及造成母畜的流产。人类感染布病主要是有动物传染给人,人感染后丧失劳动能力、影响生育能力,也表现为发烧、多汗、全省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人患布病,发现早可以“治愈”。但是及时所谓的“治愈”可以说只能是阶段性之“治愈”,随时有复发可能性,目前基本属于药物控制病情,为此,预防是控制布病的传播的最大化避免措施。
结核病可以是家畜生长缓慢,甚至引起死亡,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容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和扩散,给养殖业造成极大损失。
本次宣讲,发放了宣传册,手提包,围裙等40余份。使村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布病和结核病的为害。
王戈平
2023-09-03 18:59:23
积极准备培训材料
2023年7月17-18日,大通002号站特派员马利青、王戈平、李秀萍、简莹娜、胡勇共计5人积极准备包虫病、布病的宣传材料的准备及制作。
布病的宣传材料
布鲁氏杆菌病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巴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苦、肝脾肿大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病原存在于病畜的胎盘、粪便、乳、产道分泌物等处,可在动物之间、人畜之间传染,但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传播方式有直接传播、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如接羔、处理流产物、饲养、放牧、挤奶、屠宰、肉类加工、皮毛加工,接触病畜污染物等;消化道传播如食用病畜的生奶及奶制品,或病畜生肉品等;呼吸道传播如吸入来自病畜圈舍、牧场、屠宰场等污染的空气感染。
预防主要是家畜的管理,人员的防护,接羔、挤奶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接触家畜后勤洗手、洗脸,加强水源、粪便及家畜的管理,减少传染源,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喝开水,吃熟肉。
包虫病宣传材料
包虫病是人类绦虫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是人体受到狗体内绦虫虫卵的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俗称“白泡泡”、“水疙瘩”。
狗在传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狗体内虫卵随狗粪散步到人民生活的的周围环境中,人误食虫卵,虫卵在小肠内孵出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各个脏器,慢慢生长,以后变成象囊袋一样的肿块。
预防要点:①在高原煮沸食物和水10min可以杀死虫卵。②饭前洗手是避免手上沾染的虫卵入口的有效方法。③对犬粪进行深埋处理,可以减少虫卵对环境的污染。④深埋动物尸体和不用生的脏器喂狗,可以降低狗感染风险。
王戈平
2023-09-03 18:57:00
积极准备培训材料
2023年7月17-18日,大通002号站特派员马利青、王戈平、李秀萍、简莹娜、胡勇、刘虎寿、李国平7人积极准备包虫病、布病的宣传材料的准备及制作。
布病的宣传材料
布鲁氏杆菌病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巴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苦、肝脾肿大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病原存在于病畜的胎盘、粪便、乳、产道分泌物等处,可在动物之间、人畜之间传染,但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传播方式有直接传播、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如接羔、处理流产物、饲养、放牧、挤奶、屠宰、肉类加工、皮毛加工,接触病畜污染物等;消化道传播如食用病畜的生奶及奶制品,或病畜生肉品等;呼吸道传播如吸入来自病畜圈舍、牧场、屠宰场等污染的空气感染。
预防主要是家畜的管理,人员的防护,接羔、挤奶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接触家畜后勤洗手、洗脸,加强水源、粪便及家畜的管理,减少传染源,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喝开水,吃熟肉。
包虫病宣传材料
包虫病是人类绦虫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是人体受到狗体内绦虫虫卵的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俗称“白泡泡”、“水疙瘩”。
狗在传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狗体内虫卵随狗粪散步到人民生活的的周围环境中,人误食虫卵,虫卵在小肠内孵出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各个脏器,慢慢生长,以后变成象囊袋一样的肿块。
预防要点:①在高原煮沸食物和水10min可以杀死虫卵。②饭前洗手是避免手上沾染的虫卵入口的有效方法。③对犬粪进行深埋处理,可以减少虫卵对环境的污染。④深埋动物尸体和不用生的脏器喂狗,可以降低狗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