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景慧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7-04-01
籍贯:青海湟中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农业技术推广
专业领域:
农学
服务县(市、区):
大通县
专业职称:
高级农艺师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办公号码:
0971-6123775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20)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景慧 2023-11-03 11:43:07
     2023年11月1日至3日,大通003号科技工作站景慧与王秀娟共二人参加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和青海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全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集中培训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2023年度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考核工作安排及内容解读、科技特派员管理与服务平台实操以及各重点工作站的经验做法。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对2023年度考核任务清晰明了,对科技特派员管理与服务平台更加了解,能够在今后的服务中更便捷、更熟练应用该平台及APP,使得全省1000名特派员共享“工作圈”,促进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在此次培训中,共计8个市(州)分享工作做法,37个各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分享工作亮点及经验做法,大家互相交流分享。通过此次交流,学习好的做法,结合本站实际,在本站试行并推广,对今后我站为青海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和大通金鹏蔬菜种植培育有限公司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服务提供参考做法。

景慧 2023-11-03 11:41:28
     2023年11月1日至3日,大通003号科技工作站景慧与王秀娟共二人参加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和青海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全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集中培训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2023年度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考核工作安排及内容解读、科技特派员管理与服务平台实操以及各重点工作站的经验做法。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对2023年度考核任务清晰明了,对科技特派员管理与服务平台更加了解,能够在今后的服务中更便捷、更熟练应用该平台及APP,使得全省1000名特派员共享“工作圈”,促进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在此次培训中,共计8个市(州)分享工作做法,37个各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分享工作亮点及经验做法,大家互相交流分享。通过此次交流,学习好的做法,结合本站实际,在本站试行并推广,对今后我站为青海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和大通金鹏蔬菜种植培育有限公司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服务提供参考做法。

景慧 2023-11-03 10:58:49
     10月30日,大通县003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员景慧、张迎春、王秀娟、钟应霞、王惠霞、郭国寿、赵旭、侯璐、王文琴深入青海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大通金鹏蔬菜种植培育有限公司就食用菌种植遇到的问题开展科技服务。 在公司负责人燕洪锋、李成林的陪同下,科技特派员分队深入平菇种植棚,查看平菇菌棒的出菇情况,就平菇产业发展进行了技术指导。2023年大通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积极争取食用菌繁殖项目,主要繁殖食用菌菌棒10万棒,其中:在塔尔镇上旧庄村锦旺设施农业基地繁殖平菇菌棒4万棒,在黄家寨镇黄西村金鹏设施农业基地繁殖平菇菌棒4万棒;在黄家寨镇黄西村铭泰设施农业基地繁殖灵芝菌棒2万棒。食用菌菌棒繁殖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大通县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可进一步优化该地区种植业结构,扩大巩固我县食用菌生产基地面积,满足人民对大食物观的需求,为大通县进一步扩大外销食用菌生产奠定了基础。 科技特派员分队就平菇生长后期管理技术提出建议,菌丝长满袋后,就要及时移入出菇室,将菌袋单行排列,以5~7层为好,行与行之间留70~80厘米宽的距离,要求每日通风换气1~2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过地面浇水及向袋上、空气喷雾,提高空气湿度。科技特派员的服务,为种植企业“送技献策”,解决了公司种植平菇技术难题,保障了青海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大通金鹏蔬菜种植培育有限公司食用菌安全、稳定、健康发展。

景慧 2023-11-03 10:57:30
     为了试验和筛选适合大通地区蔬菜种植的肥料及施用技术,探索科学合理的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的配肥方案,为后续全县蔬菜生产提供施肥依据,我们在在服务对象青海锦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西葫芦上安排了肥料试验。10月25日,003号工作站景慧、王秀娟、钟应霞、张迎春、侯璐、赵旭、王惠霞、王文琴、郭国寿对该试验进行了测产。 试验地占用该基地1亩的一座日光温室,内设18个试验小区,试验小区面积为32.4㎡(9m×3垄×1.2m/垄),2个保护小区,(保护小区面积总面积100㎡)。供试肥料。选择的肥料有尿素(含N46%)、磷酸二铵(含N17%、P2O 546%)、硫酸钾(K2SO450%)、水溶肥(腐殖酸≧40gL、N100g/L、P2O 5170g/L、K2O160g/L)、商品有机肥(养分含量≧5%、有机质含量≧45%)。试验设计为6处理3重复,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商品有机肥1500㎏/亩加有机叶面肥50ml作为定量;化肥用量按当地常规用量20%梯度值递减。以不使用化肥和有机肥的空白为对照。具体设计为:处理1(CK1):不施用任何肥料;处理2:有机肥1500㎏/亩+80%当地每亩化肥施用总量(尿素32㎏+二铵32㎏+硫酸钾8㎏作基肥;)+叶面肥;处理3:有机肥1500㎏/亩+60%当地化肥施用量(尿素24㎏+二铵24㎏+硫酸钾6㎏)+叶面肥;处理4:有机肥1500㎏/亩+40%当地化肥施用量(尿素16㎏+二铵16㎏+硫酸钾4㎏)+叶面肥;处理5:有机肥1500㎏/亩,20%当地化肥施用量(尿素8㎏+二铵8㎏+硫酸钾2㎏)+叶面肥;处理6(ck2):有机肥0㎏/亩+100%当地化肥用量(尿素40㎏+二铵40㎏+硫酸钾10㎏。)。肥料的施用方法。商品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深施,化肥中除三方之一尿素用作追肥、叶面肥分三次叶面喷施外,其余化肥全部作为基肥深施。从产量表现来看,所有处理的产量均比处理1要高,而且差异明显,最突出的处理5和处理4,分别高26.48公斤和24.85公斤。与处理6(CK2)相比,除处理1(CK1)和处理3表现较差外,其余3个处理的差异不明显。也就是说,在有机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并不是化肥用量越多越好,而是合理的化肥用量才能达到最高的增产效果,本试验与不施肥的空白对照处理1(CK1)相比,以处理5(亩施商品有机肥1500公斤加20%当地西葫芦化肥施用量加50克叶面肥)和处理4(亩施商品有机肥1500公斤加40%当地西葫芦化肥施用量加50克叶面肥)表现就比较突出。与单施化肥的处理6(CK2)相比,也是处理5和处理4表现突出。处理5为(亩施商品有机肥1500公斤加20%当地化肥用量加50克叶面肥)、处理4(亩施商品有机肥1500公斤加40%当地化肥用量加50克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明显。 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论或建议:单从试验结果来说,不论是产量还是投资收益率方面综合考察,单施化肥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这与试验的目的不相符。试验中不考虑单施化肥模式后,以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加20%当地西葫芦常规化肥再加有机叶面肥模式为最佳施肥模式,其次为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加40%当地西葫芦常规化肥再加有机叶面肥模式为比较理想的施肥模式。

景慧 2023-10-31 09:20:08
     10月10日,003号工作站景慧、张迎春、王秀娟、侯璐、赵旭、王惠霞、王文琴、郭国寿、钟应霞及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对大田作物马铃薯“三新”技术示范田进行了测产。 “三新”技术是指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机具的集成应用。今年,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该县景阳镇小寺村大田作物马铃薯上示范推广“三新”技术,通过生长季田间观察,示范区马铃薯整体长势优于对照传统种植。 通过现场测产,示范区青薯9号平均亩产4253.6公斤,对照平均亩产4051.3公斤,“三新”技术示范区平均亩产比对照田高202.3公斤,增产幅度4.99%。今年马铃薯市场价普遍较高,地头收购价为1.4元/公斤,对照田平均亩增收283元。该项技术示范推广,得到了示范区种植户的肯定,后期我们会统计多点测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再依据示范田田间记载、测评的其他数据,综合评价“三新”技术应用效果,今后将进一步示范推广应用,助力种植户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