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华山
2023-11-07 17:41:47
利用非常规饲料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动物日粮,对于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减少碳排放、降低动物日粮成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意义;同时,动物日粮配方中使用非常规饲料原料,可带来明显的经济价值,通过不同原料间的搭配使用,可以弥补其氨基酸不平衡的问题,对于提高配方质量很有帮助。非常规饲料原料来源广泛,但与常规饲料原料比较,一般的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较低、营养成分不平衡、适口性差、饲用价值较低,限制了它的使用。微生物发酵能将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降解,调节饲料苦味,改善饲料适口性,促进动物采食,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营养价值。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非常规饲料原料,能够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有效缓解饲料不足的压力,促进养殖业发展。
结合青海省非常规饲料资源特点及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的要求,从2022年4月开始,互助县001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就开始了非常规饲料的选择,并最终确定了油菜秸秆、酒糟和马铃薯渣作为原料,安排1名研究生专门从事该饲料的发酵研究工作。
该研究选取抑菌性和生长性能良好的植物乳杆菌ZA3与产纤维素酶能力良好的芽孢杆菌QB8作为发酵菌剂,发酵底物为马铃薯渣、酒糟和油菜秸秆在内的非常规混合饲料,通过单因素、正交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条件,通过考察发酵饲料的微生物、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分析混合菌剂对发酵饲料的影响,研究发酵饲料对动物性能的改善情况,为高效利用非常规饲料提供一定的参考。
结果表明:经发酵条件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ZA3和QB8同时添加且添加比例为1:1、添加量10%、发酵时间为88 h,此时发酵饲料的pH最低(4.03)。在此条件下,88 h的发酵过程中,豆粕加菌组(S)和非常规饲料加菌组(M)的pH值在3天的发酵中均低于不加菌组,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且两组非常规饲料的pH值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低于两组豆粕饲料;非常规饲料加菌组的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加菌组,乳酸含量亦有增加、且在发酵88 h时其乳酸含量高于豆粕加菌组;发酵88 h时,两组非常规饲料的黄曲霉毒素(AFB1)、伏马毒素(FB1)与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均低于两个豆粕组;在整个88 h发酵过程中,非常规饲料加菌组的大肠杆菌数量均低于其它三组,酵母菌含量低于豆粕加菌组和非常规饲料组,乳酸菌数量均高于豆粕加菌组和非常规饲料组。
由此可见,添加10%的乳酸菌和芽孢杆菌进行三种非常规饲料——马铃薯渣、油菜秸秆和酒糟的混合发酵,发酵88 h的非常规饲料组与八眉猪育肥猪日粮(豆粕组)在pH、有机酸、粗纤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而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的毒素含量以及大肠杆菌的数量均低于豆粕相关组。
本研究初步表明混菌发酵的马铃薯渣、油菜秸秆和酒糟可以用在八眉猪育肥猪日粮中,以降低饲料成本。这不仅减少农业废弃物资源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节省饲料生产成本,更有效地解决健康饲料产业中存在的难题,推动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下一步,该项目将立足现有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实施后续的豆粕替代和动物饲喂试验,进一步协同国内外相关科技力量,统筹各方资源进行集成创新,加快推进非常规饲料新产品的研发,着力解决青海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缓解冬季饲料短缺压力。
莫华山
2023-11-03 09:11:06
2023年11月1日上午,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集中培训班在西宁市金鼎丽呈酒店会议室举行,来自全省10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186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培训会。会议由青海大学科技处苏丽萍老师主持,青海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处刘予洪副处长出席培训会。
首先,苏丽萍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举办本次培训会的目的和内容。各州县科技局负责人和各工作站负责人及成员通过培训达到管理经验分享和工作经验交流的目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2023年度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考核工作安排及内容解读;各市州科技局工作内容及经验介绍;各州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内容及取得成效。之后,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处刘予洪副处长向全体学员强调了参加培训会需要遵守的纪律,并提出两点要求,认真学习培训内容,争取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严格遵守培训会期间的纪律要求,按时参加各项培训活动,严禁参与其他无关活动。在培训汇报环节,青海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的邓西金工程师解读了科技厅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管理和考核方面的文件及相关附件填报内容和方法;西宁市科技局、黄南州科技局、海西州科技局、海东市科技局等8个市州科技局分别介绍了各地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计划。
互助县001号工作站选派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王光华副研究员和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许发芳场长全程参加了本次培训会,通过培训与其他工作站人员开展经验分享和工作内容交流。
莫华山
2023-11-01 16:34:59
为助力打造“绿色、健康、生态”有机农畜产品,解决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2023年3月-10月,工作站联合青海省 畜牧兽医科学院动物营养实验室对从青海牦牛和青海黑藏羊瘤胃中分离出的169株乳酸菌进行脱毒效果(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硫代葡萄糖苷)的测定,最终筛选出4株具有益生性、安全性的乳酸菌,且这4株乳酸菌对四种毒素的降解率均在60%以上。最后,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这四株菌分别为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乳肠球菌、戊糖乳杆菌。后期,计划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分析饲料脱毒效果和品质改善情况。
莫华山
2023-11-01 16:34:13
2023年7月-11月,工作站联合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动物营养实验室从互助藏香猪、八眉猪、长白山野猪肠道内分离筛选出具有益生性的乳酸菌和酵母菌。选用新鲜粪便,用无菌水进行稀释,在含有0.1 g/L氯霉素的YPD固体培养基中涂布,28℃培养48 h~72 h,挑取不同形态的单菌落,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8 h~72 h用于初步筛选酵母菌;另在含有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37℃培养48 h,挑取有明显溶钙圈的单菌落接种至MRS肉汤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 h用于筛选乳酸菌,菌落重复划线,观察菌落形态并记录特征,直至纯化出单一形态菌株。目前初步分离出酵母菌藏香猪16株,八眉猪23株,长白山野猪19株;乳酸菌藏香猪31株,八眉猪21株,长白山野猪24株。以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酵母菌18SrDNA和26SrDNA基因通用引物扩增,乳酸菌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扩增,扩增产物经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子送往生物公司进行测序,以鉴定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种属。随后将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益生特性等鉴定。下一步计划以猪全价料为原料,接种不同比例的菌种进行发酵,并对发酵饲料进行微生物菌群、饲料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测定。本研究筛选出益生性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可用于生产优质的益生菌制剂,应用于生物发酵饲料中,在提高饲料品质的同时,不仅促进了动物的健康生长,而且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对助力我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将发挥积极作用。
莫华山
2023-10-31 17:11:41
仔猪在断奶后容易受到应激的影响,往往表现为采食量减少、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受损、生长缓慢等。抗生素常用于仔猪的抗菌治疗,但抗生素会对新生动物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我国也出台了对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限制性政策,抗生素替代品日益受到关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能够缓解肠道菌群生态失调,改善肠道炎症、提高免疫和生产性能,含有益生菌的发酵饲料具有替代饲料中抗生素的巨大潜力。2023年7月至10月,互助001号工作站团队成员谈重芳教授与硕士生杨振宇在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进行了饲喂实验,在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QP28-1、枯草芽孢杆菌QB-8的发酵饲料,饲喂过程中统计了采食量和体重,并采集了84份仔猪粪样、48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QP28-1、枯草芽孢杆菌QB-8发酵饲料可以改善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肠道菌群。其中八眉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得到提高,料重比得到降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得到降低,免疫球蛋白IgM,IgG水平得到提高;血清中的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得到提高,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得到降低,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可以反应仔猪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尿素氮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血清总蛋白升高和尿素氮的降低,显示了在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与吸收能力提高,碱性磷酸酶与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Ca和P吸收和蛋白质合成、骨质钙化有关。八眉仔猪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也得到提高,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得到了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得到了降低,变形菌门包含许多致病菌,变形菌的增加常视为生态失调和疾病风险的潜在诊断特征。乳杆菌(Lactobacillus)、Muribaculaceae、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得到增加,普雷沃氏菌常常参与淀粉降解和葡萄糖代谢,有助于产生肌内脂肪和储存肝糖原,其中可能导致肠道炎症的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及产甲烷菌属(Methanobrevibacte)的相对丰度得到降低。
在饲料禁抗的大背景下,在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为八眉仔猪的高效健康养殖提供了一定研究基础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