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国俊
2023-11-03 09:11:06
2023年11月1日上午,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集中培训班在西宁市金鼎丽呈酒店会议室举行,来自全省10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186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培训会。会议由青海大学科技处苏丽萍老师主持,青海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处刘予洪副处长出席培训会。
首先,苏丽萍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举办本次培训会的目的和内容。各州县科技局负责人和各工作站负责人及成员通过培训达到管理经验分享和工作经验交流的目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2023年度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考核工作安排及内容解读;各市州科技局工作内容及经验介绍;各州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内容及取得成效。之后,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处刘予洪副处长向全体学员强调了参加培训会需要遵守的纪律,并提出两点要求,认真学习培训内容,争取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严格遵守培训会期间的纪律要求,按时参加各项培训活动,严禁参与其他无关活动。在培训汇报环节,青海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的邓西金工程师解读了科技厅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管理和考核方面的文件及相关附件填报内容和方法;西宁市科技局、黄南州科技局、海西州科技局、海东市科技局等8个市州科技局分别介绍了各地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计划。
互助县001号工作站选派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王光华副研究员和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许发芳场长全程参加了本次培训会,通过培训与其他工作站人员开展经验分享和工作内容交流。
本国俊
2023-11-01 16:34:59
为助力打造“绿色、健康、生态”有机农畜产品,解决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2023年3月-10月,工作站联合青海省 畜牧兽医科学院动物营养实验室对从青海牦牛和青海黑藏羊瘤胃中分离出的169株乳酸菌进行脱毒效果(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硫代葡萄糖苷)的测定,最终筛选出4株具有益生性、安全性的乳酸菌,且这4株乳酸菌对四种毒素的降解率均在60%以上。最后,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这四株菌分别为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乳肠球菌、戊糖乳杆菌。后期,计划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分析饲料脱毒效果和品质改善情况。
本国俊
2023-11-01 16:34:13
2023年7月-11月,工作站联合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动物营养实验室从互助藏香猪、八眉猪、长白山野猪肠道内分离筛选出具有益生性的乳酸菌和酵母菌。选用新鲜粪便,用无菌水进行稀释,在含有0.1 g/L氯霉素的YPD固体培养基中涂布,28℃培养48 h~72 h,挑取不同形态的单菌落,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8 h~72 h用于初步筛选酵母菌;另在含有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37℃培养48 h,挑取有明显溶钙圈的单菌落接种至MRS肉汤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 h用于筛选乳酸菌,菌落重复划线,观察菌落形态并记录特征,直至纯化出单一形态菌株。目前初步分离出酵母菌藏香猪16株,八眉猪23株,长白山野猪19株;乳酸菌藏香猪31株,八眉猪21株,长白山野猪24株。以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酵母菌18SrDNA和26SrDNA基因通用引物扩增,乳酸菌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扩增,扩增产物经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子送往生物公司进行测序,以鉴定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种属。随后将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益生特性等鉴定。下一步计划以猪全价料为原料,接种不同比例的菌种进行发酵,并对发酵饲料进行微生物菌群、饲料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测定。本研究筛选出益生性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可用于生产优质的益生菌制剂,应用于生物发酵饲料中,在提高饲料品质的同时,不仅促进了动物的健康生长,而且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对助力我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将发挥积极作用。
本国俊
2023-10-31 17:11:41
仔猪在断奶后容易受到应激的影响,往往表现为采食量减少、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受损、生长缓慢等。抗生素常用于仔猪的抗菌治疗,但抗生素会对新生动物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我国也出台了对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限制性政策,抗生素替代品日益受到关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能够缓解肠道菌群生态失调,改善肠道炎症、提高免疫和生产性能,含有益生菌的发酵饲料具有替代饲料中抗生素的巨大潜力。2023年7月至10月,互助001号工作站团队成员谈重芳教授与硕士生杨振宇在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进行了饲喂实验,在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QP28-1、枯草芽孢杆菌QB-8的发酵饲料,饲喂过程中统计了采食量和体重,并采集了84份仔猪粪样、48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QP28-1、枯草芽孢杆菌QB-8发酵饲料可以改善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肠道菌群。其中八眉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得到提高,料重比得到降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得到降低,免疫球蛋白IgM,IgG水平得到提高;血清中的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得到提高,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得到降低,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可以反应仔猪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尿素氮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血清总蛋白升高和尿素氮的降低,显示了在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与吸收能力提高,碱性磷酸酶与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Ca和P吸收和蛋白质合成、骨质钙化有关。八眉仔猪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也得到提高,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得到了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得到了降低,变形菌门包含许多致病菌,变形菌的增加常视为生态失调和疾病风险的潜在诊断特征。乳杆菌(Lactobacillus)、Muribaculaceae、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得到增加,普雷沃氏菌常常参与淀粉降解和葡萄糖代谢,有助于产生肌内脂肪和储存肝糖原,其中可能导致肠道炎症的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及产甲烷菌属(Methanobrevibacte)的相对丰度得到降低。
在饲料禁抗的大背景下,在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为八眉仔猪的高效健康养殖提供了一定研究基础和思路。
本国俊
2023-10-30 22:39:37
2023 年 8 月 28日至 30 日,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青海省科技厅举办了“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集中培训班”。互助县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派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此次培训对特色产业高效种植(养殖)技术、农畜产品深加工技术、企业管理及运行模式分析、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管理与服务平台实操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详细的降解。通过此次实地参观考察,找到了差距和短板,如何将八眉猪和牦牛产业与生态理念、藏文化有机结合,统筹发展,值得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