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裕虎
2023-02-17 10:36:17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饲草用燕麦新品种高燕16,经田间和会议鉴定,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中晚熟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浓绿。株高157~185厘米,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穗分枝方向单侧,穗长22.5~30厘米。小穗形I 型,小穗数41~101个。单株粒数57~177粒。籽粒皮,无芒,外稃白色,饱满度好。千粒重35.2~40.4克。鲜草产量46462.10 kg/hm2,干草产量14995.95 kg/hm2,籽粒产量5570.36 kg/hm2。适宜于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区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将有效替代我省目前燕麦主栽品种,缓解生产上主栽品种混杂退化严重、高产饲草专用品种匮乏的局面,也为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提供了可供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选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沈裕虎
2023-02-17 10:28:56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饲草用燕麦新品种高燕16,经田间和会议鉴定,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高燕16为中晚熟品种,幼苗直立,叶色浓绿。株高156~187厘米,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穗分枝方向单侧,穗长23~30.5厘米。小穗形I 型,小穗数46~89个。籽粒皮,无芒,外稃白色,饱满度好。千粒重33.4~38.8克。鲜草产量51858.91 kg/hm2,干草产量16166.76 kg/hm2,籽粒产量5351.63 kg/hm2。适宜于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区种植。
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将有效替代我省目前燕麦主栽品种,缓解生产上主栽品种混杂退化严重、高产饲草专用品种匮乏的局面。也为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提供了可供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选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沈裕虎
2023-02-17 10:05:49
2022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选育的两个燕麦新品系高燕16和高燕17在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单位湟中天兴草业有限公司试验基地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鉴定。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毛建梅处长、青海省农作物种子站站长王焕强、品管科科长李俊仁、青海省牧科院徐成体、青海省农科院吴昆仑、姚强等领导专家参加了此次田间鉴定。
与会专家对两个新品系的田间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两个新品系植株高大、叶茎比高、产草量高,鲜草产量均在4000公斤/亩以上,相较目前生产主栽品种有较大的增产幅度。同时,两个品系黄矮病、红叶病等田间表现轻微甚至近乎免疫,表现优异的抗病性。尤其在去年遭受严重春旱的情况下,仍表现出优良的产草性能,说明两个品系具备较好的抗旱性和产量潜力。
田间鉴定结束后,与会专家经开会讨论一致同意两个新品系提交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备案。
湟中区农业局、草原站、种子站和湟中天兴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等也参加了此次田间鉴定。
沈裕虎
2023-02-14 16:31:53
为了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发挥科技创新,服务引领的作用,5月6日,根据《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计划》湟中区004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员们赴丰辉公司,将前期引进育苗的黄瓜、辣椒、甜瓜、南瓜等19个蔬菜新品种进行移栽种植,并就移栽技术、种植管理、水肥管理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移栽种植过程中,科技特派员们从细节做起,根据不同作物对起垄覆膜、滴灌带铺设、适宜株行距等栽培细节进行指导,手把手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传授农业生产用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丰辉基地种植人员的生产技术能力,帮助解决企业和农户实际生产难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科技特派员们还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创新科技服务方式,通过现场讲解、电话咨询、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帮助丰辉公司创建科技示范基地。, ,此次科技服务,特派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生产一线,对农业有效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并就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关难题瓶颈提出建议,不仅传授了种植技术、解决了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困惑,还及时宣传了国家相关政策、传递了市场信息,为进一步提升企业专业实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沈裕虎
2023-02-14 16:26:29
我工作站从中国农科院及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引引进的黄瓜、辣椒、西红柿、南瓜、甜瓜等新品种苗已育成,今天同我工作站部分科技特派员在基地温室内进行移栽。移栽前期已完成整地起垄工作,在移栽过程中按品种特性合理设置株行间距、铺设地膜滴灌带。指导基地技术员及工作人员移栽技术要点,并对后期水肥管理、种植管理等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