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韩勇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4-03-01
籍贯:山东 政治面貌:群众
指派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西宁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以大通伊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3300亩优良青饲料种植基地及350头西门塔尔、秦川、夏洛莱等优良品种为主的繁殖养殖基地为基础,开展优良青饲料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并初步淘汰无用母牛,划定及建立母牛核心扩繁群,同时开展同期发情技术指导与示范。 2. 农牧交错带尾菜饲料化加工技术集成示范 调研大通县农牧交错带新庄镇温棚尾菜情况,开展菜叶打捆包膜青贮作业试验,初步在大通伊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牛不同阶段的饲喂对比试验,形成青贮菜叶饲喂肉牛模式及最佳日粮配方筛选。
专业领域:
农学
服务县(市、区):
大通县
专业职称:
高级农艺师
服务单位名称:
西宁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办公号码:
13897239223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88)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韩勇 2024-05-28 17:15:42
    “大通县青莱尾莱青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特 派员专项进入全面的实施阶段

韩勇 2024-05-17 16:29:19
    2024 年 5 月 14 日,大通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001 号站成员曹效 海、拜彬强、张义全带领学生于青海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 开展尾菜-小麦秸秆混贮工艺研究相关工作。 尾菜-小麦秸秆混贮工艺是大通县 001 号工作站承担的科技厅科 技特派员专项“尾菜青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 该项目致力于研究甘蓝、花菜等尾菜与青海当地农作物燕麦、小麦等 秸秆的混贮工艺,并将其应用产业化推广,一方面改善秸秆饲用价值, 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市场上的蔬菜尾菜,为畜牧业扩大饲 料来源。本次试验主要采用小麦秸秆和尾菜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混贮, 以不同乳酸菌添加量,玉米面添加量(含糖量)和发酵天数来设计单 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结果分析选出最佳混合青贮工艺。实验前先进行 秸秆和叶菜的加工处理(切短,混合),然后按实验步骤进行混合青 贮(原料称取、装填,青贮袋密封,标号)。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探索甘蓝、花菜等尾菜-小麦秸秆的混贮 工艺,为后期的尾菜-小麦秸秆混贮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尾 菜-秸秆发酵饲料产业化推广奠定基础。

韩勇 2024-05-17 16:29:19
    2024 年 5 月 14 日,大通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001 号站成员曹效 海、拜彬强、张义全带领学生于青海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 开展尾菜-小麦秸秆混贮工艺研究相关工作。 尾菜-小麦秸秆混贮工艺是大通县 001 号工作站承担的科技厅科 技特派员专项“尾菜青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 该项目致力于研究甘蓝、花菜等尾菜与青海当地农作物燕麦、小麦等 秸秆的混贮工艺,并将其应用产业化推广,一方面改善秸秆饲用价值, 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市场上的蔬菜尾菜,为畜牧业扩大饲 料来源。本次试验主要采用小麦秸秆和尾菜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混贮, 以不同乳酸菌添加量,玉米面添加量(含糖量)和发酵天数来设计单 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结果分析选出最佳混合青贮工艺。实验前先进行 秸秆和叶菜的加工处理(切短,混合),然后按实验步骤进行混合青 贮(原料称取、装填,青贮袋密封,标号)。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探索甘蓝、花菜等尾菜-小麦秸秆的混贮 工艺,为后期的尾菜-小麦秸秆混贮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尾 菜-秸秆发酵饲料产业化推广奠定基础。

韩勇 2024-05-17 16:27:03
    2024 年 5 月 13 日,大通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001 号站曹效海、 拜彬强、张义全负责指导研究生开展“尾菜青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项目”相关工作。 “尾菜青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大通县 001 号工作站承 担的科技厅科技特派员科研项目,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含甘蓝、花菜 等尾菜叶与碎麦草等秸秆物料的最佳搭配比与青贮效果的研究、尾菜 叶打捆包膜青贮作业试验及菜叶青贮清洁化、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 本次项目实施工作主要是在实验室层面进行尾菜与燕麦秸秆混贮的 最佳工艺研究,包含混合比例、糖分添加量、乳酸菌添加量、青贮时 间等的探索。青贮采用实验室裹包抽真空技术进行制作,试验设计了 以混合比例、糖分添加量、乳酸菌添加量、青贮时间分别为影响因子 的若干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一步设计正交试验,通过 正交试验设计最终筛选出燕麦秸秆和尾菜的最佳混贮工艺。 本次试验的主要工作为按照试验设计进行尾菜及秸秆的粉碎、添 加剂的添加、装袋、抽真空密封保存。混贮将在 60 天后开始陆续采 样测定相应指标,通过相关指标的测定可以确定尾菜-燕麦秸秆青贮 的最佳工艺,后期以此工艺为依托进行尾菜-燕麦秸秆的混贮应用于 推广。

韩勇 2024-05-17 16:24:09
    5 月 9 日-11 日,工作站站长曹效海及成员拜彬强、韩勇、张义全带领部分研究生对“大通县青菜尾菜青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特派员专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首先从青海省贸市场收集甘蓝、菜花等尾菜,从合作社调集燕麦、小麦秸秆,从省牧科院购买优良乳酸菌种,在青海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进行各类秸秆与尾菜配比进行试验处理,然后接种,目前完成尾菜叶与秸秆打捆包膜 60 多种组合,后期在大通伊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青贮作业发酵试验,探索乳酸菌和糖源等添加剂,完成发酵原料配比后,根据营养检测,筛选出适合青贮的尾菜与秸秆比例、添加剂比例等关键参数,制定出尾菜青贮工艺;后期由大通伊绿种养殖合作社进行尾菜秸秆青贮的中试,通过尾菜秸秆青贮饲料的肉牛饲喂试验,确定尾菜青贮饲喂肉牛的最佳日粮配方,筛选符合肉牛需求的最佳组合,为成果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下阶段根据饲养效益对尾菜秸秆青贮规模进一步扩大推广。完成生产与销售尾菜秸秆青贮的饲料量,并在当地进行技术辐射推广,完成专项的合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