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延靖
2022-12-06 21:49:29
为进一步加强芫根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开发了芫根口服液产品并优化得到了最优加工工艺,并对产品感官品质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如下:以感官评分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探讨了芫根粉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及糖酸比对芫根口服液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芫根粉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及糖酸比的不断增大,口服液感官评分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芫根粉添加量0.2%、柠檬酸添加量0.2%、蔗糖添加量1.8%、糖酸比为9:1时口服液品质分别最佳。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以蔗糖含量(A)、芫根粉含量(B)、柠檬酸含量(C)分别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挑选出最佳组合,得出芫根口服液的最佳配方。根据极差R值各因素对芫根口服液中的感官品质跟清除率的影响顺序为:B>C>A>D。即芫根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蔗糖添加量。由下列表格中可以清楚看出,配制芫根口服液的最佳配方为A2B2C2,即芫根粉含量为0.2%,柠檬酸含量为0.2%,蔗糖为1.8%,通过该比例配得的芫根口服液具有芫根气味,且酸甜适中,被大众所接受。
在工艺优化的最佳组合下进行验证优化试验,重复3次,结果如表2所示。在以清除率跟感官程度评分为主要指标的两个数据组合下,制作的芫根口服液感官评分为92分,DPPH清除率为86.83%,均高于正交试验任意一个组合,说明优化的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任延靖
2022-12-06 21:42:24
基于前期相关项目的开展,工作组于2021年在玉树不同地点采集来源不同的玉树芫根材料,春季在西宁开展了玉树芫根的分离纯化工作。
根据收集到的芫根资源,将玉树芫根基本分为三大类,紫白系列、绿白系列和全紫系列,于2022年3月定植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创新实验基地大棚内,采用花期自交授粉的方式进行玉树芫根的纯化工作,于2022年7月收获种子,共收获玉树芫根自交种子24份,下一级将继续开展芫根自交种子的鉴定工作。
任延靖
2022-12-06 21:38:09
以玉树芫根常见的两个品系,紫白芫根和绿白芫根为材料,采用全谱代谢组分析了两个玉树芫根资源的营养成分,共检测到了1175种代谢物,其中GC-MS检测到的代谢物400种,LC-MS检测到的代谢物775种,主要物质大致可分为26类,包括128个脂类成分,122个酚类成分,101个萜类成分,87个黄酮类化合物,85个氨基酸和衍生品,65个生物碱,60个有机酸成分,52个碳氢化合物,52个酯类物质,47个核苷酸和衍生物,45个杂环化合物,40个醇类物质,39个酮类物质,32个醛类物质,31个木酚和香豆素成分,16种芳香烃,11种酸类物质,5种苯酚类物质,5种胺类成分,5种硫化合物,4种氮化合物,4种醌类,2种卤代烃,1种醚,1种单宁和135种其他成分。
在根肉组织中,共筛选出了76种差异表达的代谢物,其中有40种成分在白色芫根中含量显著低于在紫色芫根中,主要包括9类酚酸类物质、8个黄酮类物质、7个脂类、6个生物碱、3个核苷酸及其衍生物、2个木脂素和香豆素、2个有机酸、1和烃类物质和2个其他类物质,有36类成分在白色芫根中含量显著高于在紫色芫根中,包括8个黄酮类物质、5个酚酸类成分、3个氨基酸及其衍生物、3个萜类物质、2个和核苷酸其衍生物、2个木脂素和香豆素、2个生物碱、1个烃类物质、1个杂环化合物、1个脂质、1个酯类物质和7个其他类物质。
任延靖
2022-12-06 17:11:00
选取荨麻叶为原料,采摘后运回实验室进行荨麻真空干燥单因素试验。荨麻真空干燥单因素试验以干燥时间(90、120、150、180、210h),温度(45、50、55、60、65℃),真空度(-0.08、-0.07、-0.06、-0.05、-0.04MPa)为条件,以多糖得率为测定指标。分别测定荨麻叶中多糖含量的变化,最终确定荨麻叶真空干燥温度为55℃时,真空干燥时间为150min,真空干燥压力为-0.08MPa时,多糖得率最高。
任延靖
2022-12-06 17:10:43
选取荨麻叶为原料,采摘后运回实验室进行荨麻真空干燥正交试验。荨麻真空干燥正交试验以干燥时间,温度,真空度为条件,以多糖得率为测定指标。最终确定荨麻叶真空干燥正交最佳条件为:A2B2C3,即:温度为55℃时,真空干燥时间为150min,真空干燥压力为-0.08MPa时,多糖得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