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鹏
2023-11-21 21:55:00
根据2023年度,贵德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制种和麦后复种绿肥示范情况,核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开具了技术应用和效益证明。
李正鹏
2023-11-21 21:55:00
合作社2023年在德令哈进行箭筈豌豆制种1800亩,与基地负责人交流了基本情况和技术需求,初步讨论确定了明年试验内容,联合指导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研究生1名,负责试验方案的细化和明年的试验工作。
李正鹏
2023-10-31 15:04:15
近期,我省麦后复种绿肥生长逐渐停止,牛羊田间放牧即将开始。2023年10月27日,我站在贵德县开展麦后复种绿肥种养循环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
我站团队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构建了“小麦(青稞)+绿肥+牛羊”种养循环模式。此模式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青海省农田秋季闲置、土壤裸露等问题,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将豆科绿肥翻压肥田,以及“留茬肥地、过腹还田”,发挥其肥饲兼用价值,综合应用潜力巨大。此次培训,我站邀请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旱地绿肥栽培团队樊志龙、胡发龙老师,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韩梅老师、团队骨干李正鹏博士向贵德县瓦家村和贡拜村60多名农户详细讲解交流了该模式的技术方法。
该模式于7月中旬小麦/青稞收获后复种绿肥箭筈豌豆,10月下旬下霜后箭筈豌豆自然干枯,地上部分可供牛羊在田间散养采食、补充育肥所需的粗蛋白等需求。此方式,提高和促进了牛羊的消化和生长性,1亩地可以解决3头羊的饲草,实现共赢、双收。据当地农户反映,吃了这种饲料,尤其是羊在产奶期产奶量大、羊羔成活率高。农户仅靠鲜草可实现亩收入300~400元,而且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明显。综合来看,小麦/青稞复种绿肥箭筈豌豆+饲喂牛羊,主作物可减施化肥20~30%,小麦/青稞粉及牛羊肉品质得到提升,是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多赢的技术模式。
通过此次培训,当地农牧民普遍认可“麦后复种绿肥种养循环模式”,这为今后在我省适宜区域推广该模式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李正鹏
2023-10-31 14:59:38
近期,随着贵德县气温逐渐降低,麦后复种绿肥生长缓慢。2023年10月26日,我站开展麦后复种绿肥试验取样、测产和翻压工作。此次取样工作涉及箭筈豌豆肥饲兼用小区和复种绿肥菌剂大区2个试验。
复种绿肥菌剂大区试验是通过在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等绿肥苗期冲施解磷菌菌液,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促进绿肥对磷的利用,提高养分截获能力。箭筈豌豆、毛叶苕子是我省主要绿肥品种,均为一年生豆科绿肥作物,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肥地作用强等特点,可在不与主栽作物争地的情况下进行插入式栽培,有过腹还田、留茬肥地等多种利用方式。
下一步将尽快处理采集的植物和土壤样品,进行产量和养分等相关指标测定,为明确绿肥不用利用模式效益和提升养分截获能力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李正鹏
2023-10-31 14:55:39
9月26-28日,贵德县002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派员参加在西宁市举办的“2023年海南州科技人员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全州5个县的科技管理人员和17名科技特派员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共和县)科技特派团科技人才参加培训。
培训由海南州科学技术局主办、青海省创业发展孵化器有限公司承办,为期3天,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青海西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青海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专家围绕“科技赋能青海四地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科技政策宣贯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主题教育取得成效的思考、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海南州科技局负责人向学员介绍了近年来海南州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以及全州各县16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65名科技特派员为县域产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会学员实地观摩学习了青海省青绣数字化总部、青海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海省科技创新中心,了解了青海科技服务企业发展情况。
本次集中培训促进了科技特派员间相互学习、增进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