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科加
2024-10-17 10:36:48
7月24日,玉树州称多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史春喜前往称多县白龙村和岗茸村,参加 2024年称多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有机叶面肥施肥、农作物有害生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本次工作采取无人机喷施技术,在两村 6000 亩的青稞、油菜籽、燕麦地进行作业,选用的有机叶面肥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其作用促进农作物生根,改良土壤,促使农作物增产增量;绿色防控所使用的生物药剂为苦参碱,其主要用途是病虫害防治,如菜青虫,蚜虫,草原毛虫,蝗虫等。活动期间,科技特派员全程进行了现场指导。
德科加
2024-10-17 10:34:36
7月23日,玉树州称多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史春喜前往称多县白龙村和岗茸村,参加 2024年称多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有机叶面肥施肥、农作物有害生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本次工作采取无人机喷施技术,在两村 6000 亩的青稞、油菜籽、燕麦地进行作业,选用的有机叶面肥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其作用促进农作物生根,改良土壤,促使农作物增产增量;绿色防控所使用的生物药剂为苦参碱,其主要用途是病虫害防治,如菜青虫,蚜虫,草原毛虫,蝗虫等。活动期间,科技特派员全程进行了现场指导。
德科加
2024-10-17 10:32:56
7月22日,玉树州称多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史春喜前往称多县白龙村和岗茸村,参加 2024年称多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有机叶面肥施肥、农作物有害生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本次工作采取无人机喷施技术,在两村 6000 亩的青稞、油菜籽、燕麦地进行作业,选用的有机叶面肥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其作用促进农作物生根,改良土壤,促使农作物增产增量;绿色防控所使用的生物药剂为苦参碱,其主要用途是病虫害防治,如菜青虫,蚜虫,草原毛虫,蝗虫等。活动期间,科技特派员全程进行了现场指导。
德科加
2024-10-17 10:31:22
2024年8月2日,称多县科技特派员002号工作站成员德科加、魏希杰与研究生冯廷旭、向雪梅、李菲、林伟山等6人前往称多县岗茸村与白龙村对本年度建植的千亩燕麦+饲用豌豆混播饲草田进行实地观测。通过观测发现岗茸村与白龙村饲草种植田燕麦已到达抽穗期,饲用豌豆达到开花期,长势良好。工作站成员对岗茸村与白龙村饲草田进行株高、叶片形态进行测定,岗茸村饲草田燕麦株高为67.1~74.6 cm左右,叶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四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236.9mm2、443.3mm、195mm、19.3mm;饲用豌豆株高为72.1~94.5 cm左右,叶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四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830.8mm2、173.3mm、65mm、24.3mm。白龙村建植的饲草田燕麦株高为65.1~84.3 cm左右,叶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四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192.6mm2、425.3mm、180mm、18.6mm;饲用豌豆株高为67.2~87.5 cm左右,叶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四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937.3mm2、195.2mm、65mm、38.5mm。通过两村燕麦+饲用豌豆混播种植田对比分析,白龙村饲草田燕麦长势相对更好,岗茸村则为饲用豌豆长势更优。后续工作站成员将对两村饲草田进行持续的生育期观测并收集相关数据。
德科加
2024-10-17 10:29:51
2024年8月1日,科技特派员002号工作站成员德科加、魏希杰与研究生冯廷旭、向雪梅、李菲、林伟山等6人驱车前往称多县岗茸村与拉贡村对本年度建植200亩单播燕麦与100亩单播饲用豌豆种子繁殖试验田进行生育期观测。本次工作内容是记录种子繁殖田生育期、测定生育期株高以及叶片形态特征。观测结果表明,岗茸村与拉贡村建植的燕麦均已达到抽穗期,岗茸村建植的饲用豌豆处于开花期,而拉贡村建植的饲用豌豆处于结荚期;岗茸村燕麦株高在112.0~123.1cm左右,燕麦叶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四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240.4mm2、538.6mm、243.0mm、16.5mm;饲用豌豆株高在75.7~92.4cm左右,叶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四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731.4mm2、274.6mm、81mm、40.7mm。拉贡村燕麦株高在129.8~137.4cm左右,叶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四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324.6mm2、569.3mm、254.0mm、18.1mm;饲用豌豆株高在132.4~143.1cm左右,叶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四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1790.2mm2、241.4mm、77mm、34.1mm。通过对两村测定数据比较,拉贡村种子繁殖田饲草生长更好。后续工作站成员将继续对两村种子繁殖田进行生育期数据监测,为当地饲草种子繁殖试验田建设提供动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