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陈有军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4-11-01
籍贯:甘肃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指派县:
贵南县
工作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牧草生产及加工利用,沙化草地生态修复
专业领域:
草学
服务县(市、区):
贵南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
服务单位名称:
西南民族大学
办公号码:
02885522252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55)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陈有军 2022-11-29 13:35:50
    5月以来,面对反复发生的新冠疫情,在全市启动静态管控的背景下,为扎实做好“不误农时,抓好农业生产”,贵南县006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统筹协调雪域诺央试验基地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积极推进了农业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5月底,工作站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和西南民族大学引进20个饲草新品种。大部分品种为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和饲草体系专家的新品种,工作站作为2022年度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海东综合试验站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之一。工作站贾志锋副研究员负责在海东综合试验基地进行适应性评价筛选。目前,工作站已全部完成了引进的20个饲草新品种的种植工作,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基地面积为30亩,目前饲草苗期长势良好。响应青海科技厅通过“战疫情,保生产”的号召,在战疫特殊时期,贵南县006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科技特派员,针对试验示范基地饲草苗期管理等问题,通过电话、微信、线上会议等形式,多次开展线上技术服务,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疫情期间科技服务“不断线”,提升企业生产保供战役请的信心。

陈有军 2022-11-08 21:30:58
    在贵南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会 2022年10月12日贵南县科技特派团006号雪域诺央工作站成员马祥、关皓和李海萍在贵南县塔秀村村委会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训会由贵南县农牧局马桂林主任主持,雪域诺央合作社理事长青本加及塔秀村党员群众参加。 首先,培训会上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的马祥老师向农牧民介绍了青海省主要燕麦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从燕麦的用途、主要品种、种植技术、生长特性、生育时期以及各个时期的田间管理要点等方面进行讲解。辨析了哪些品种是农牧民口中的“黑燕麦”、“白燕麦”,并科普了燕麦的种类。讲到种植燕麦整地要做到细、平、松、深、净、墒,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种植时间、播种量及适宜品种和田间管理一一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就饲草田和种子田的适宜收获时期及背后的科学原因向大家娓娓道来,强调贵南地区燕麦种植季节性很强,应在适时播种不可延误播期。然后由西南民族大学的关皓老师向大家讲解了燕麦青贮加工的技术要点。关老师从收获期、含水量、切短长度、填料时间、菌剂添加等方面跟农牧民普及了燕麦青贮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避,并向大家讲解了目前国内外十分流行的新型青贮技术---发酵TMR,它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且营养全面均衡,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草产品附加值。关老师将发酵TMR的制作全过程通过图片生动的向大家展示,让与会的农牧民直观了解。两位老师用生动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燕麦从种植、田间管理到后期加工利用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农牧民听的十分认真,也提出了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购买种子混杂、青贮机械存在知识盲区等,工作站将在后期一一帮助合作社和农牧户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并有意将培训引申到养殖,希望可以从种植到加工再到养殖,全链条培训,提高农牧户认识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最后,马主任就本次培训会做总结,认为这是一次收获颇丰的培训会,工作站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培训,与会人员的反响很好、技术要点很接地气,希望通过技术对接可以将燕麦在畜牧业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工作站自成立以来持续开展科技指导帮扶工作,虽部分时节受疫情静态管控影响,但是工作站做到疫情期间科技服务“不断线”,通过电话、微信、线上会议等形式,多次开展线上技术服务,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合作社生产保供战疫情的信心。

陈有军 2022-11-08 21:28:29
    10月3日-10月12日,贵南县006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关皓(西南民族大学)、马祥(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李海萍、米文博、罗峰、胡伟等一行8人在贵南开展燕麦草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针对高寒地区饲草青贮加工技术粗放、产品单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研发适宜高原地区牛羊不同生长阶段发酵全混合日粮(发酵TMR)关键技术,并进行示范,该技术拓宽了饲料原料的选择,使得农牧交错区许多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的农副产品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将非常规饲料(青稞秸秆、油菜秸秆、油菜粕等)加入以新鲜燕麦为主体的发酵TMR中,并添加自主研发活性发酵菌剂(“青贮伴侣”发酵TMR专用发酵剂)、必须矿物质、维生素充分机械搅拌混合,不仅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秸秆资源适口性,还营养全面均衡,大大提升草产品附加值。 工作站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利用青贮收割机收获了单播青海甜燕麦18吨和禾豆混播(青海甜燕麦:青建1号=6:4)19吨。切短收获后的青贮原料用来加工调制不同系列草产品。燕麦以及燕麦+豆子的青贮原料通过精心配比,与切断后的青稞秸秆、油菜秸秆、粉碎后的油菜粕、预混料混合均匀后,喷上国家专利技术乳酸菌促发酵剂(“青贮伴侣”),调整全混合日粮含水量后被送入青贮裹包机,一个个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草罐头”(发酵TMR)被生产出来。 这两款发酵TMR产品针对不同饲料原料,采用国家专利技术乳酸菌促发酵剂,粗饲料发酵效果能提升适口性和采食量,营养更均衡,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达到长期稳定保存。有效缓解青藏高原地区饲草料短缺问题,构建以燕麦生产+发酵TMR为基础的“高寒地区燕麦发酵TMR生产模式”,通过“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缩短枯草期放牧时间,减少草地放牧压力。此外,冷季高质量全价青贮饲料均衡供给,确保牲畜不掉膘,不生病,使传统草地畜牧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重大变革和质的飞跃。

陈有军 2022-11-08 21:26:50
    9月29日-10月9日,贵南县006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马祥、李文(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关皓(西南民族大学)等一行8人在贵南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展相关试验与示范工作,对本年度开展的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饲草品种筛选及推广、饲草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作内容进行田间调查和产量测定。 本年度在贵南县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引进种植青海甜燕麦、加燕2号、甜燕3号、中燕4号等燕麦品种10个,通过对引进燕麦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进行测定,中燕4号、加燕2号品种草产量表现较好;引进种植草原12号、青建1号、青海13号等10个豆科品种,通过对引进豆科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进行测定,草原12号和青建1号品种草产量表现较好。 本年度在贵南县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了燕麦与不同豆科牧草的混播种植,通过田间调查和产量测定,青海444燕麦与西牧324号豌豆混播产量较高。 本年度在贵南县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了燕麦饲草种植示范,主要有燕麦与豌豆混播种植、燕麦饲草田施用有机肥等示范内容,示范面积30亩。通过对30亩示范田的田间调查发现,燕麦和豌豆长势较好,目前燕麦正处于乳熟期,豌豆为开花期,未出现明显倒伏;通过对燕麦饲草示范田产量测定,鲜草产量2100kg~2650kg/亩,达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下一步,贵南县006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将对各试验和示范的取样样品进行营养品质的分析,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燕麦、豆科牧草品种和种植模式,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为种养结合的新型农牧业发展模式提供源头保障,发挥好科技促发展的带头作用。

陈有军 2022-08-10 09:02:24
    8月5日-8日周青平、关皓(西南民族大学)、马祥、李文(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一行7人前往贵南县006号特派员工作站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查看田间长势情况。周青平研究员指出在青海海南地区一年生植物受季节影响大,往年降水量少,苗期干旱严重,今年亦是。受疫情影响,同一燕麦品种播期相差十五天,植株长势截然不同,贵南地区燕麦作物季节性极强,通过与去年田间长势对比发现塔秀村燕麦种植在5月10-20日较好。 为确保贵南县牧草生产,工作站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为雪域诺央畜牧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实地查看牧草长势落实情况,了解牧草种植加工技术不足并现场指导。工作站持续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下一步,牧民从夏季牧草返还后特派员工作站将进行统一饲草适时收获技术、青贮加工等方面技能培训,将坚持疫情防控、农业生产齐头并进。组织团队骨干力量深入田间,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