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体
2024-10-17 16:19:24
9月11日,经德令哈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德令哈市高品质饲草研发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由青海省德令哈市边际土壤改良与饲草产业科技小院、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企业——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牵头,企业负责人鲍奎担任研发中心主任,聘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出任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并主持科研工作。该中心汇聚了包括我站特派员在内的全省行业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整合现有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及全国草品种区域实验站等国家级资源,并与德令哈市农牧局、工信科技局、青海大学、青海理工学院、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展开政科企合作,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富有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研发团队,为海西州高品质饲草生产和草畜循环产业贡献科技力量。科技特派员蒲小剑、刘晶、芦光新、范月君、王金贵、李积兰、张建华、李成智、许存福参加了成立大会和揭牌仪式。
该中心是青海省首个市级饲草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要针对盐碱地饲草改良与利用,草产品标准化生产和高品质饲草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中心现依托青海省德令哈市边际土壤改良与饲草产业科技小院与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已取得了全省首个饲草产品(燕麦青干草、苜蓿青干草、玉米青贮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省级平台服务地方成效显著。
研发中心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打通“科技小院”、工作站和服务企业人才交流的通道,培养“专精”高素质与乡土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未来通过研发中心运行将为“科技小院”与工作站的科研工作开展,德令哈市、海西州乃至全省的现代化草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并为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高原草都”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徐成体
2024-10-17 16:17:43
10月11日-10月13,由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和张掖市畜牧兽医局承办的“燕麦收获现场观摩暨研讨会”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召开。来自甘肃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畜牧局科学院、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以及中农发山丹马场等20余家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徐成体站长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后参会人员在山丹马场二场燕麦连片种植区现场观摩燕麦收获机械和燕麦收获,山丹马场地势平坦、气候冷凉,适宜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生产饲用燕麦草产品,每年集中连片种植饲用燕麦约30万亩。山丹县金元农牧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为与会代表重点介绍了现场青干草收获的机械。近期的强降雪导致山丹马场部分燕麦种植区域出现严重倒伏,与会专家在现场研讨了减损提质的方法措施。, 研讨会期间种植企业与主管单位负责人等围绕燕麦种植、收获、经营、机械化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提出种植抗旱耐寒燕麦品种、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丰富燕麦食品多元化加工、建立裹包青贮等草产品加工和销售体系等建议,以提升企业应对气候、市场和产业变化的能力,助力饲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徐成体
2024-10-17 16:16:06
10月11日-10月13,由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和张掖市畜牧兽医局承办的“燕麦收获现场观摩暨研讨会”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召开。来自甘肃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畜牧局科学院、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以及中农发山丹马场等20余家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徐成体站长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后参会人员在山丹马场二场燕麦连片种植区现场观摩燕麦收获机械和燕麦收获,山丹马场地势平坦、气候冷凉,适宜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生产饲用燕麦草产品,每年集中连片种植饲用燕麦约30万亩。山丹县金元农牧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为与会代表重点介绍了现场青干草收获的机械。近期的强降雪导致山丹马场部分燕麦种植区域出现严重倒伏,与会专家在现场研讨了减损提质的方法措施。, 研讨会期间种植企业与主管单位负责人等围绕燕麦种植、收获、经营、机械化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提出种植抗旱耐寒燕麦品种、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丰富燕麦食品多元化加工、建立裹包青贮等草产品加工和销售体系等建议,以提升企业应对气候、市场和产业变化的能力,助力饲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徐成体
2024-10-17 16:12:41
10月11日-10月13,由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和张掖市畜牧兽医局承办的“燕麦收获现场观摩暨研讨会”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召开。来自甘肃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畜牧局科学院、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以及中农发山丹马场等20余家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徐成体站长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后参会人员在山丹马场二场燕麦连片种植区现场观摩燕麦收获机械和燕麦收获,山丹马场地势平坦、气候冷凉,适宜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生产饲用燕麦草产品,每年集中连片种植饲用燕麦约30万亩。山丹县金元农牧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为与会代表重点介绍了现场青干草收获的机械。近期的强降雪导致山丹马场部分燕麦种植区域出现严重倒伏,与会专家在现场研讨了减损提质的方法措施。, 研讨会期间种植企业与主管单位负责人等围绕燕麦种植、收获、经营、机械化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提出种植抗旱耐寒燕麦品种、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丰富燕麦食品多元化加工、建立裹包青贮等草产品加工和销售体系等建议,以提升企业应对气候、市场和产业变化的能力,助力饲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徐成体
2023-08-04 15:16:38
德令哈蓄集乡气候干旱降水匮乏,土壤结构未完全形成且养分不足,对基地的饲草生产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为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8月1日~8月3日,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徐成体研究员邀请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农牧业饲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王伟副研究员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王柳英及芦光新和与李积兰特派员的特别研究助理组成临时工作小组赴服务企业万亩优质饲草生产3号基地开展科技服务。
工作小组询问并记录了基地内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利用系统采样法,收集了不同地段的土壤样本,以便分析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机质含量以及养分状况。该基地所在的德令哈市蓄集乡当前气候干燥,降水不足,企业前期虽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铺设灌溉设备,但局部水体循环不畅严重阻碍了土壤盐分的流动与合理的时空分布,严重影响了燕麦的出苗,造成出苗延迟、不齐等现象,给饲草生产带来较大困难。在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和观察后发现新开垦基地的土壤结构紧密,透水性差,导致水分滞留不足,养分缺乏,影响燕麦出苗。部分地块儿未合理充分灌溉。
在后期应引进耐旱、抗逆性更强的燕麦新品种,利用管理措施提高生产基地饲草的适应性。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水资源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翻耕、添加有机质、矿质肥料等,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并且推行合理的轮作制度,促进土壤肥力恢复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