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小剑
2024-10-17 16:12:41
10月11日-10月13,由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和张掖市畜牧兽医局承办的“燕麦收获现场观摩暨研讨会”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召开。来自甘肃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畜牧局科学院、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以及中农发山丹马场等20余家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徐成体站长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后参会人员在山丹马场二场燕麦连片种植区现场观摩燕麦收获机械和燕麦收获,山丹马场地势平坦、气候冷凉,适宜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生产饲用燕麦草产品,每年集中连片种植饲用燕麦约30万亩。山丹县金元农牧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为与会代表重点介绍了现场青干草收获的机械。近期的强降雪导致山丹马场部分燕麦种植区域出现严重倒伏,与会专家在现场研讨了减损提质的方法措施。, 研讨会期间种植企业与主管单位负责人等围绕燕麦种植、收获、经营、机械化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专家提出种植抗旱耐寒燕麦品种、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丰富燕麦食品多元化加工、建立裹包青贮等草产品加工和销售体系等建议,以提升企业应对气候、市场和产业变化的能力,助力饲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蒲小剑
2023-08-04 15:16:38
德令哈蓄集乡气候干旱降水匮乏,土壤结构未完全形成且养分不足,对基地的饲草生产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为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8月1日~8月3日,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徐成体研究员邀请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农牧业饲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王伟副研究员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王柳英及芦光新和与李积兰特派员的特别研究助理组成临时工作小组赴服务企业万亩优质饲草生产3号基地开展科技服务。
工作小组询问并记录了基地内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利用系统采样法,收集了不同地段的土壤样本,以便分析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机质含量以及养分状况。该基地所在的德令哈市蓄集乡当前气候干燥,降水不足,企业前期虽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铺设灌溉设备,但局部水体循环不畅严重阻碍了土壤盐分的流动与合理的时空分布,严重影响了燕麦的出苗,造成出苗延迟、不齐等现象,给饲草生产带来较大困难。在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和观察后发现新开垦基地的土壤结构紧密,透水性差,导致水分滞留不足,养分缺乏,影响燕麦出苗。部分地块儿未合理充分灌溉。
在后期应引进耐旱、抗逆性更强的燕麦新品种,利用管理措施提高生产基地饲草的适应性。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水资源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翻耕、添加有机质、矿质肥料等,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并且推行合理的轮作制度,促进土壤肥力恢复与积累。
蒲小剑
2023-08-04 15:16:10
德令哈蓄集乡气候干旱降水匮乏,土壤结构未完全形成且养分不足,对基地的饲草生产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为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8月1日~8月3日,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徐成体研究员邀请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农牧业饲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王伟副研究员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王柳英及芦光新和与李积兰特派员的特别研究助理组成临时工作小组赴服务企业万亩优质饲草生产3号基地开展科技服务。
工作小组询问并记录了基地内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利用系统采样法,收集了不同地段的土壤样本,以便分析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机质含量以及养分状况。该基地所在的德令哈市蓄集乡当前气候干燥,降水不足,企业前期虽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铺设灌溉设备,但局部水体循环不畅严重阻碍了土壤盐分的流动与合理的时空分布,严重影响了燕麦的出苗,造成出苗延迟、不齐等现象,给饲草生产带来较大困难。在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和观察后发现新开垦基地的土壤结构紧密,透水性差,导致水分滞留不足,养分缺乏,影响燕麦出苗。部分地块儿未合理充分灌溉。
在后期应引进耐旱、抗逆性更强的燕麦新品种,利用管理措施提高生产基地饲草的适应性。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水资源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翻耕、添加有机质、矿质肥料等,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并且推行合理的轮作制度,促进土壤肥力恢复与积累。
蒲小剑
2023-08-04 15:14:21
德令哈蓄集乡气候干旱降水匮乏,土壤结构未完全形成且养分不足,对基地的饲草生产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为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8月1日~8月3日,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徐成体研究员邀请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农牧业饲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王伟副研究员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王柳英及芦光新和与李积兰特派员的特别研究助理组成临时工作小组赴服务企业万亩优质饲草生产3号基地开展科技服务。
工作小组询问并记录了基地内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利用系统采样法,收集了不同地段的土壤样本,以便分析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机质含量以及养分状况。该基地所在的德令哈市蓄集乡当前气候干燥,降水不足,企业前期虽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铺设灌溉设备,但局部水体循环不畅严重阻碍了土壤盐分的流动与合理的时空分布,严重影响了燕麦的出苗,造成出苗延迟、不齐等现象,给饲草生产带来较大困难。在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和观察后发现新开垦基地的土壤结构紧密,透水性差,导致水分滞留不足,养分缺乏,影响燕麦出苗。部分地块儿未合理充分灌溉。
在后期应引进耐旱、抗逆性更强的燕麦新品种,利用管理措施提高生产基地饲草的适应性。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水资源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翻耕、添加有机质、矿质肥料等,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并且推行合理的轮作制度,促进土壤肥力恢复与积累。
蒲小剑
2023-08-01 14:39:36
2023年7月28日至31日,德令哈市001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徐成体研究员带领科技特派员蒲小剑、会同驻站科技特派员王柳英研究员组成临时工作小组前往服务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本次工作旨在观摩和指导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头茬燕麦的收获工作。以期通过优化燕麦的刈割时间、打捆时间和密度等提升燕麦的产量和品质。根据燕麦生长状况和近期尕海地区降水情况,协助服务企业制定燕麦饲草收获方案。工作小组与企业负责人鲍奎董事长和傅云洁总经理深入饲草收获一线,现场观测刈割后饲草含水量和收草机对饲草的压扁效果,制定晾晒、翻晒及打捆方案等。根据气象预报,降雨期与燕麦青干草收获期高度重叠,及时调整收获方案,做到收割面积不宜过大,待水分含量降至安全水分时及时打捆,确保燕麦青干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