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登录

青海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与管理平台

网站主页>特派员>特派员详情
迟明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5-08-01
籍贯:山东 政治面貌:群众
指派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工作单位:
青海省轻工业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拟开展服务工作内容:
青稞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研究
专业领域:
食品研发及食品加工
服务县(市、区):
互助县
专业职称:
副研究员
服务单位名称:
青海省轻工业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办公号码:
15109276922
服务动态展示
工作日志(103)
专家问答(0)
科研项目(0)
科技成果(0)

迟明 2023-11-06 10:05:06
    本实验我们采用射频干燥技术对麦片进行干燥加工,并对其进行味觉值的测定,由结果可知经过射频处理后期苦味鲜味相较于未射频的麦片略微增加,苦味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射频处理会使得温度增加(苦味一般是由氢氧根离子带来的,其味道的强弱和离子浓度有关,温度越高电离常数越大,浓度也会越高,所以苦味增强),射频处理麦片的丰富度和甜味的值较未射频麦片的值略小。其甜味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温度的升高会造成麦片体内部分尤为糖分解成为五味糖从而造成甜味的下降。

迟明 2023-11-04 16:41:23
    为进一步提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技术及食品创新,2023年10月17日,互助县 02 号工作站举办了“谷物饮料加工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学习培训会。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互助分公司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会议由本工作站特派员王丽丽副研究员授课培训。 培训会上,王丽丽副研究员围绕《谷物饮料加工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详细介绍了植物基食品当前的研究现状、植物基产品创新技术、燕麦新产品创制等内容,同时结合目前谷物的产业问题,提出了在青海地区开展谷物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该报告吸引了许多科研人员、企业骨干的关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与参会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通过此次培训,开拓了科研人员在谷物加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进展,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行业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了合作的机会,获取了宝贵的经验,提升了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高原特色粮食产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利用和高值化食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迟明 2023-10-30 14:46:13
    10月27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办好新农博,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设置湖南主题馆、中部省际馆、预制菜产业馆等8个专题展馆及2个国际馆,展览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中国中部农业品牌推介活动。 互助县02号工作站技术负责人迟明带领站内成员,积极参加此次博览会,了解食品行业市场需求、市场动态、市场潜力,深入了解热点产品研发理念、产品特点,学习总结新产品创新点、研发思路,收集了大量意向合作客户和市场信息,为工作站更好的服务企业,助力被服务企业产品开发及市场化推广、开拓省内外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迟明 2023-09-27 11:47:20
    2023年9月25日,互助县 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青海省轻工业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举办了“2023年度青海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会”。会议特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谢永康博士和李星仪博士倾情授课,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互助分公司,青海华实青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25位领导专家及业界同仁参加。会议首先由谢永康博士分享了《农产品干燥技术简介》,主要围绕气体射流冲击烫漂技术,气体射流冲击膨化(烧烤)技术,热泵干燥技术,碳纤维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技术,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技术等内容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讲解。其次由李星仪博士分享了《干燥技术在农产品采后加工中的应用》,主要结合我省特色农牧资源,对干燥技术发展与实际应用进行了分享,让学员深刻认知了干燥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中的重要意义。本次培训促进了省外先进加工技术的引进、应用及推广,提高了企业研发人员关于农产品加工与高值化开发方面的认识,强化了工作站与被服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省农产品加工与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迟明 2023-09-07 15:58:36
    为进一步落实好《互助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助力南门峡地区荷兰豆及豆苗种植发展,提升群众种植及管理技术水平,工作站在县裕丰农业技术推广营销协会,为当地荷兰豆及豆苗种植大户及群众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通过现场查看和交流,了解到当地荷兰豆的种植历史,以及近年来豆苗种植的快速发展现状。据了解县裕丰农业技术推广营销协会23年改变以往单纯种植荷兰豆的现状,为调整种植结构,引进菜用型荷兰豆苗开展种植示范,当年种植共计50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150亩,与西宁地区蔬菜经销商签订了豆苗采购营销合同,截止9月,实现销售总额4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下一步南门峡地区利用冷凉气候和无污染区位优势,围绕青稞、油菜、陆地蔬菜等特色资源,坚持多种经营,产业富民,打造产业品牌,做优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工作站也为协会和周边群众指出了需要改进及加强的技术薄弱环节,一是在豆苗生产中严格按照标准施用化肥,切实做好化肥减量工作,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二是豆苗叶面肥及专用药物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用;三是根据当地豆苗生产采摘人员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造成浪费及采摘不完全的现状,建议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开展采收技术指导与培训,推广荷兰豆及豆苗采收技术;四是由于豆苗生产对地块及区位的要求,建议对23年种植基地土地修整、土壤处理、地块调整及规划设计。五是24年荷兰豆及豆苗种植建议采用开垄让道技术,避免后期秧苗倾倒,采摘踩踏,造成损失,同时建议实施覆膜技术,增加地热,隔除杂草,增大生长量;六是机械穴播与人工点播配合播种,提高和稳定出苗率;七是建议协会在荷兰豆及豆苗种植生产中,增加信息量,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出现量大于供,造成损失;八是建议协会和群众继续实施订单种植、订单采摘等合作型生产模式,保障权益。 通过工作站开展技术指导,对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解决生产中关键问题,破解技术重点难点,普及了农村先进实用技术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协会及群众的认可和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相约欢迎来年在青稞、油菜、马铃薯及荷兰豆及豆苗种植中进行现场指导。活动共发放化肥减量、青稞、油菜、马铃薯种植技术资料120份,服务协会会员、骨干、农民群众共6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