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英
2025-05-27 09:04:21
2025 年 5 月 24 日,在互助县 002 号工作站的精心组织下,工作站王进英副教授带领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张义全博士以及鲁佳晶、朵永花、李明与罗萍四名学生,与青海通达油脂公司技术骨干齐聚一堂,就高品质菜籽油加工技术创新与学生实践培养开展深度交流,共同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模式。
— 校企协同育人 构建“ 三位一体” 培养体系
本次合作创新性地将产业需求、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根据签署的协议,青海通达油脂公司正式挂牌成为青海大学食品专业定点实习基地,两方共同打造“课堂学习-企业实践-科研创新”的闭环培养体系。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王树林教授在座谈会上强调:“我们特别选拔了 4 名大四优秀学生全程参与项目,就是要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锤炼专业技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罗萍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表示:“能够零距离接触行业顶尖专家,参与实际生产研发,这种实践机会非常珍贵。
— 项目引领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次洽谈合作项目特别设立了“高原特色菜籽油加工技术创新”专项课题包,包含四个实践方向:低温压榨工艺优化与设备改造;菜籽油活性成分分析与保留技术;功能性菜籽油产品研发;智能化生产线的运维管理。王进
英副教授介绍:“我们将采用‘项目导师制’,每位学生都能在专家指导下完整参与一个技术攻关环节。”互助县 002号工作站技术负责人补充道:“这种实战化培养模式,既加速了技术成果转化,又培养了产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 共建创新中心 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
今后,双方将联合投资建设“青藏高原油脂产业创新中心”,设有研发实验室、中试车间、培训教室等功能区。将成为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区域性示范平台。青海通达油脂公司白琴总经理表示:“我们
已准备好 10 个关键技术岗位,欢迎同学们来企业开展毕业实习和课题研
王进英
2025-05-27 08:55:51
为推进菜籽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加工技术水平,2025年 5 月 8 日下午,由工作站王进英副教授、宋洋波博士,协同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王树林教授、叶英副教授,陪同江南大学油脂领域知名教授徐勇将到访青海通达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专题座谈。双方围绕高品质菜籽油加工技术展开深入合作探讨,旨在结合互助县特色油菜产业资源与江南大学科研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地方
产业升级。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在油脂科学与工程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徐勇将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油脂加工新技术、营养与安全研究,在油脂绿色加工、营养保留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通过洽谈,专家们从四个方面为青海通达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科技把脉。1)绿色加工技术创新:研发低能耗、低损耗的绿色加工工艺,提升产品品质;2)营养功能成分保留:优化加工参数,最大限度保留菜籽油中的活性营养成分;3)产品多元化开发: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4)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徐勇将教授表示:江南大学团队将结合互助县产业需求,积极配合互助县 002 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科技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联合攻关,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
今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菜籽油绿色加工、营养保留、品质提升等关键技术,在标准制定、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适合高原地区菜籽油产业的高附加值发展路径。推动互助县菜籽油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
王进英
2024-10-30 09:51:15
随着国人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化与普及,消费者对食品质构的关注日益增强。尤其在大健康的背景下,青稞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
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潜力巨大。针对青稞淀粉的质构特性开展测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将选取多种青稞品种,通过制备淀粉凝胶并运用质构分析仪对其进行评估,重点测定其硬度、弹性、粘附性和咀嚼性等关键
指标。通过对比不同品种青稞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我们希望揭示各品种在口感和物理特性上的差异,为后续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青稞淀粉凝胶在质构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为选择适合的青稞品种及优化配方提供了重要指导。这
一研究将为青稞淀粉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多样化应用奠定基础,推动相关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王进英
2024-10-30 09:49:56
全谷物食品的营养、健康及其加工特性引起了更行业的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
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多个权威组织对“全谷物”的健康功效做出的充分评估,其预防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功效得到了广泛认可,未来发展前
景广阔。
目前,青稞因其富含功能性成分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其营养组合物满足高蛋白、高纤维和高维生素、低脂肪和低糖的饮食结构需
求。此外,流行性病学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富含青稞粉的饮食可预防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冠突散囊菌可分泌多种胞外酶,如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等,使得生物活性含量得到提高,已被用于一些药食同源植物发酵食品加工过程,如燕麦、荞麦、黄豆等,以制成新型功能性食品。
为了提高青稞的生物活性,以浸泡时间、碾减率、接种量、发酵时间及发酵温度为指标,对冠突散囊菌发酵青稞的工艺条件进行优
化,旨在更好地释放青稞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经体外实验测试,冠突散囊菌发酵后青稞的 α-淀粉酶的酶活抑制率最高达到了 84.67%,α-葡萄糖苷酶的酶活抑制率最高达到了 82.53%,说明冠突散囊菌发酵青稞具有潜在的降血糖功能,可作为糖尿病特殊膳食产品开发的基料。
王进英
2024-10-30 09:48:34
青稞作为谷物的重要组成,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具有富含膳纤维、β-葡聚糖、戊聚糖、酚类化合物和γ-氨基丁酸等生物活
性成分,随着对青稞谷物的开发,富硒青稞的研发备受关注,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有有着巨大潜力,针对富硒青稞展开研究,为富硒青稞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选取多种不同品种的青稞,以有机硒和伽马氨基丁酸为指标,进行富硒青稞的萌发,筛选出富硒含量较高的青稞品种,并测定
其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富硒青稞的萌发条件进行优化,并加入逆境环境,如干旱、低氧等,探究青稞萌发有机硒含量的转化吸收情况。
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青稞在富硒萌发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为选择适合富硒的青稞品种及优化配方提供了重要指导,并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